听觉学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414页(990字)
解释声波与感官相互作用问题而形成的各种学说。
它可分为部位说和频率说两大类。部位说包括共鸣说和游波说,频率说包括电话说和齐射说。(1)共鸣说:由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于1863年提出,他认为,耳蜗基底膜上的神经纤维象钢琴或竖琴上的弦一样,会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不同的共鸣。基底膜由两万多条长短不同的横纤维组成,每条纤维只对一种频率发生共鸣。靠近卵圆窗的横纤维较短,与高频率的声波共鸣。靠近蜗孔的横纤维较长,与低频率的声波共鸣。由于共鸣使相应的毛细胞产生神经兴奋,经听神经传入中枢引起相应的听觉。(2)游波说(即行波说)。
由美籍匈牙利物理学家贝克西(Bekesy,G.V.)于1951年提出。他根据自己用动物的耳和各种耳模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在声波作用下,内耳的淋巴液产生一种压力波。这种波从前庭道一直游行到鼓室道,引起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的纤维很少是孤立起作用,而是一大段基底膜发生振动。
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耳蜗顶部推进,当波的振幅达到最大值,游波就在基底膜的某一部位停止前进而消失。由于声波频率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的所在部位也不同。
音波频率越低,最大振幅部位越靠近耳蜗顶部;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靠近耳蜗底部。游波说和共鸣说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声音高低的原因与基底膜上的一定部位有关,因而统称为部位说。
(3)电话说。由卢瑟福德(Rutherford,W.)于1886——1887年提出。此说认为,基底膜的作用和电话接收器中的簧片相似。全部基底膜随着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其振幅大体上是相等的,所有毛细胞均反应每个声音。
振幅为鼓膜和镫骨的移动所决定。声音不是由振幅而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所以此说又被称为频率说。(4)齐射说。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韦弗(Wever,E.G.)和布雷(Bray,C.W.)于1930年在修改电话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是由于神经传导的不应期的限制,电话说不能解释高频声波的传递而进行的修改。该说假设,神经纤维传导的相对不应期有长短之别,它们根据相对不应期的长短分成排,各排可以轮流接受刺激而发放神经冲动。
每排神经纤维按不同周期发放一次,虽然每根神经纤维传递的冲动每秒不能超过1000次,但由于成排的神经纤维轮流传递,这样,单位时间内能传递的神经冲动数就可以大为增加,就可以传递高频声波所产生的神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