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451页(769字)
和独断论相对立的哲学学派。
起源于古希腊“怀疑派”(也称“研究派”或“存在派”)哲学。皮浪是古代怀疑论的创始人。塞克斯都·恩披黑克是古希腊晚期(公元2世纪)怀疑沦的着名代表。他们遵循的原则是:每一个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命题和它相对立,“没有一件有限的确定东西是自在自为的,一切只是一个幻象,一个流转物,并不是常住不变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169页)在怀疑论者看来,人们不能认识也不必认识任何事物,万物都是一个样子,没有差别,“对任何一件事物来说,它既不不存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它既不是这样的,也不是那样的,也不是这样的和那样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42页)它怀疑事物的实在性,对任何事物都是冷漠和无动于衷,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安宁”、“平静”是怀疑论者的本分。文艺复兴后,怀疑论又有发展。
17世纪法国哲学家比埃尔·培尔是近代怀疑论的主要代表。他既不怀疑事物的实在性,也不否定理性的存在。他所怀疑的是思辩的神学和作为神学最后支柱的形而上学。他以怀疑论为武器使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2页)。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比埃尔·培尔不仅用怀疑论摧毁了形而上学,从而为法国掌握唯物主义和健全理智的哲学打下了基础”,批判了“迷信和偶像崇拜,并从而宣告了注定要立即开始存在的无神论社会的来临。”(同上)18世纪的怀疑论,在英国的休谟、德国的康德那里表现为不可知论和“自在之物”。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舒尔兹的怀疑论,试图使古代怀疑论现代化;德国哥丁根大学法学教授胡果·古斯达夫,是否定理性存在的怀疑论者,被马克思称之为“庸俗的怀疑论”,是旧怀疑论的恶劣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