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黎族大辞典

黎族人的性格特征

书籍:中国黎族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6 20:20:50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420页(1878字)

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性格、生活习俗和传统礼节,黎族人的民族性格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热情好客。

直至现在,人们到黎族地区作客,都会感到主人非常热情好客。无论是本民族之间或者是汉、苗等其他民族的人友好往来中,他们都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和热情的招待。酒、糯米饭、肉、肉等都是待客的礼品。

由于黎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所以黎族社会中请客之风非常盛行。

无论是接待来客或者是娶媳妇、嫁闺女、办婚丧喜事等,以及欢度“三月三”等节日,都要杀猪宰,大办酒席,宴请亲友和其他来客,请大家开怀痛饮。这种风气在经济上有很大的浪费,解放后已有所节俭,有所改进。

(二)互相帮助。黎族人民历来有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哪家盖新房,村人都不约而同地自动上山砍伐木材、野藤、割茅草或做其他事情等,直到帮助把房子盖好为止。

一人生小孩,各家都高兴,妇女们像办喜事一样送去鸡蛋、糯米甜酒等营养品,让产妇好好补养。一家有丧事,村人以及各峒、村寨的亲戚朋友都捐米献酒,精明能干的人还像主家一样帮助操持丧事的一切活动。娶媳妇、嫁闺女等喜事,亲友无不乐于慷慨相助。

甚至也不惜由此引起的需要自己节衣缩食。

在黎族社会中,讲人情,讲道义。对鳏寡孤独,人们也都尽力帮助照顾;对于遭受自然灾害而断粮的人,也都能给予帮助。在黎族人的社会道德观念中,认为帮助旁人摆脱危难是大功大德的事,所以一般都比较乐于帮助别人克服困难。

(三)坦诚、进取。黎族人由于长期以来都与汉、苗、回等其他民族杂居、交往和通婚,因而突破了某些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的局限,逐渐形成了坦诚、进取的民族性格,绝少排外惧外的心理。

特别是黎族人民非常重视学习汉族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乐于学习和掌握汉语,以便于生产劳动、工作和生活。在沿海地区的黎族语言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在黎族的民间文学和故事传说中有很多是汉族的题材。

在生产上黎族人民采用了汉族许多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在生活习俗上,黎族人民也不少仿照汉族的饮食、衣着、礼规、节日等,这些都是黎族和汉族人民长期交往的结果,也是黎族人民向汉族先进文化学习的结果。

(四)恪守诺言。恪守诺言、不食言负约,是黎族人民的美德。无论在贸易、借贷或其他往来关系中,只要有言在先,各方都严守信用。

只是在一些不动产如山林、园林等的租赁和拍卖中,才需要结绳记事、砍箭立据。黎族人民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一直保持到今天。

(五)能歌善舞。黎族人民几乎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也会唱歌,“肚里歌如火药弹,一唱地震山腰弯;肚里歌如山河水,一唱三年唱不完。”凡是节日、迎客、宴请等,都是他们载歌载舞的喜庆欢乐之时。

(六)勇敢顽强。

在历次反抗国内外反动阶级和侵略者的斗争中,黎族人民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表现得特别突出。例如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儋州七坊峒首符南领导的起义,“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三州十县闻风响应,歼灭官军三千余人,“分守重臣亦与难焉”,反抗斗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半个海南岛,声势浩大。

又如清代,崖州多港峒吕阿够领导的农民起义打击帝国主义传教士和封建统治者,迫使清廷处决祸首,与黎人签订和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黎族人民的先进代表、黎族早期共产党员黄振士同志在陵水县进行革命活动,建立了中共陵水县委,领导贫苦的黎、汉等各族农民反对地主豪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海南岛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另外,1943年7月由王国兴、王玉锦领导的“白沙起义”,其声势之浩大,斗争之艰苦,影响之深远,都是历史上任何一次黎族农民起义所不能比拟的,起义最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所有这些,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黎族人民具有一往无前、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

黎族人民这种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黎族社会早在汉代就有反抗封建王朝的记载,“琼俗悍朴”,经常是“黎乱终岁从不绝”。

打仗多,练武的机会也多,这就很容易使人锻炼出一往无前、勇敢顽强的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