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黎族大辞典

迷信和原始宗教

书籍:中国黎族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22:00:33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267页(3634字)

黎族人民过去仅有一些虚幻的、超自然的观念,以及某些巫术和神话传说,没有系统的神学理论、专设的神庙和统一固定的崇拜偶像,也没有产生出专职的僧侣祭祀阶层,因此尚不能说黎族有完整意义的宗教。

他们只有一些迷信和巫术,只能称为原始宗教罢了。

黎族同胞中,多数人过去存在“万物有灵”的迷信思想,认为日、月、天、地、山、水、田和树木等自然万物都有“灵魂”,都是显灵的圣物和鬼神栖息的地方。为了获得丰收,保佑平安无事;大家都必须祭祀它们。凡是能作祟的精灵都称为鬼。而且鬼名很多,如“回音鬼”(能使人腰痛、骨痛,患疟疾病等)、“鬼”(能使人跛脚、手痛)、“子鬼”(能使人成哑巴)、“蒙鬼”(能使人肚痛、身痛,患痢疾病)、“人死鬼”(能使人身子痛)、“瘟疫鬼”(能使人出天花),以及能使人产生一切严重疾病的祖先鬼和冤鬼等等。

过去广泛存在于黎族人民思想意识中的封建迷信观念,主要是自然崇拜和迷信鬼神。

这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人们的蒙昧无知和佛教道教观念影响的结果。黎族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属于原始宗教类型。

黎族人民过去相信有阴阳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阳世积德行善,以后到阴世方能入祖归宗,平安无事,倘若一个人德性不善,伤天害理,死后必为列祖列宗所不容,要罚以万般苦役。

黎族原对佛教、道教很是陌生,但佛教的轮回道德观念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例如认为,人生福祸是命中注定的;前世有罪,后世受苦;只有在今世努力,广积阴德,来世才能享乐,等等。

黎族村寨口一般都立有村社神,是村寨人们祭祀的原始神之一。

据说村社神曾经是保卫村寨安全的英雄。

也许是因为过于迷信鬼神的缘故,解放前黎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祭鬼求神活动十分频繁。如婚娶、丧葬、驱邪安家、搬家过山、得子还愿、幼儿取名等,都得请道士念经做法事。解放前农村中的“道公”、“娘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需要中生活的。

在黎汉杂居地区或接近汉区的黎族葬俗中,特别迷信阴阳风水,这与他们的自然崇拜有关。人们把形如动物.或视线可达全貌的山形地貌看为“福光”所在,争相把自家的坟墓埋在那里,而且墓坑挖得很深,有的可达七八公尺。

巫术是黎族人民的主要迷信活动,其中有各类占卜,包括筊杯卜、骨卜、蛋卜这些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卜卦方式。鸡卜、蛋卜、杀牲作鬼,在禳灾祓祸、山猎砍山之中,无不用之,这反映了海南岛多瘟疫的生态环境及黎族传统的游耕渔猎生活历史。

黎族巫师称“鬼公”,巫婆称“娘母”,他们负责沟通人鬼两界,充当传达鬼神旨意的中介人,但又不脱离生产。法器和祭品,多用竹器、草藤、葵棕叶雨帽、山鸡毛、稻谷、槟榔、糯米酒等。颇具海南岛地方色彩。

在旧社会,那些荒诞的迷信,使黎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削弱了他们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动性,加深了他们听任自然摆布的宿命思想,进一步阻碍了黎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解放以前,黎族地区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迷信活动:

一祭“山鬼”。直至解放前夕,黎族人民中的不少人仍然认为山林中的飞禽走兽都是受“山鬼”管辖的,要捕捉猎物,只有得到“山鬼”授意的狩猎首领——“俄巴”才能捕捉到。狩猎之前,“俄巴”要进行鸡卜或蛋卜,以定吉利,并用猎物举行祭祀仪式,把猎物的下颚骨挂在家里屋门顶上,俗称“兽魂”。

黎族祭“山鬼”也扩大到原始的农业生产基地——“砍倒烧光”的山兰地。

因为黎族当地的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对自然灾害难以抵御,收成没有多大把握,只好把丰收寄托在具有“灵性”的山地上。每年正月选择山兰地时,头人要到深山密林举行祭祀仪式,在山兰地里插木棍,盖上树叶,口念祭“山地”的咒语,并做菱卜或鸡卜。

烧山前,把米撒在砍好的山兰地上(一小块),意思是请“山魂”保护火力和风向。挖穴点播后,在山兰地周围插上用稻杆和破布扎成的草人,据说因为它是“山魂”的化身,“山魂”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这是在狩猎和畜牧业转为“刀耕火种”以后的事了。

二祭“地鬼”。

过去黎族人民认为农作物的丰收是“地母”的恩赐,祭祀地母以表示期望和感激。“合亩制”地区祭“地鬼”盛行。

如在犁田开始时亩头夫妇先到河里洗澡更衣,然后回到家里静坐,等到太阳西下,亩头才去“犁第一路田”,并反复念道:“大雨降临如倾盆,点点滴滴落田中”。在播种那天,亩头独身到秧地做些象征性的播种动作,并小心翼翼,以防鸡、乱叫,见熟人也不吭声,怕惊动“地鬼”。插秧前,亩头先插几株称为“谷魂”的秧苗。

到稻谷熟时,亩头又把数株稻谷捆在一起,中间放着小饭团,奉给“地鬼”,以感谢地鬼的恩赐,妇女到田间捻稻接“谷魂”时,亩头的妻子念道:“谷魂回来,鸡犬避开,安回谷仓。

”到吃新稻米时,也要举行祭祀,全合亩的人都到亩头家饮酒唱歌,喜气洋洋。

三祭“雷公鬼”。黎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他们认为,云、雾、雷、风、雨等天体现象都有一种不灭的“灵性”,其中,比较普遍而且认为最可怕的是雷公鬼、太阳鬼、风鬼等。人头痛发烧生病时,是因为伤害了雷公鬼和太阳鬼;患疟疾病,是因触犯了风鬼。触犯了雷公鬼要杀供祭品做法事,由娘母、道公联合主持;甚至祭祖先鬼也要先念雷公鬼的名字。

四祭“灶鬼”。火在黎族古代社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把大片山兰地焚烧,烧火煮饭,到冬天人们又用它御寒。

但是火又能把森林和村庄烧掉。因此,人们对火由敬畏发展到崇拜。这种崇拜集中体现在祭祀“灶鬼”的活动中,即任何跨过、敲击或乱动用三块石头砌成的“品”字形的炉灶,都被认为是对“灶鬼”的冒犯,将会受到“灶鬼”的制裁,使人生病,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五祭“祖先鬼”。

这是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黎族人认为祖先鬼比其他鬼还要可怕,平时禁忌念祖先的名字,怕触怒祖先回到人间,招致家人生病。甚至有的还认为始祖和二、三世祖祖先鬼是最大的凶恶,严重疾病或生命处于垂危状态,都是这些祖先鬼作祟的结果。祭祖先鬼时,要杀、猪。《广东通志》卷三百三十三记载:黎人“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头。”并请鬼公和娘母祭鬼。仪式也多种多样。沿海地区的黎族祭祖先鬼叫做“握亩帕”(汉语直译叫“祭天鬼”,即“祭大鬼”之意)。

“握亩帕”时,把牛头和猪头及饭团放到屋顶上,在屋顶两端用竹杆或小树枝做两个线圈,在线圈周围挂满小弓箭、鸡毛、小布条等物。“鬼公”先在屋门香炉桌前摇铃舞剑驱赶鬼邪,等到“鬼魂”入身后就到房顶上来回跪动,嘴里念着“招魂”的咒语,念经做法事,搞得满头大汗,也不怕从屋顶上掉下来。还认为这是赶邪行善。

解放前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构成了黎族人民的思想文化意识,对黎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黎族的图腾崇拜在动物方面以、鸟、牛、蛙等为主要对象;在植物方面以稻谷、木棉、芭蕉、蕃薯、葫芦瓜等为主要对象。黎族的图腾崇拜由来长久,大概是与黎族的母权制氏族公社同时产生,其特点是认为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植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例如以“纳加西拉”鸟为图腾崇拜,传说是黎族的先民有个女儿,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纳拉西拉”鸟就嘴里含着谷子将此女儿养大成人。

为了永远纪念“纳加西拉”的功德,黎族妇女就在身上刺着各种颜色仿效“纳加西拉”翅膀的花纹。

这就是黎族妇女纹身来源说法之一。

这种鸟类被认为是黎族祖先的化身或保护神,也是母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又例如以葫芦瓜为图腾崇拜,把葫芦瓜作为黎族祖先起源的保护神。

传说中葫芦瓜的故事是说,黎族的祖先在某一时期遇到洪水瀑发,天下的人几乎灭绝,只剩下一男一女及一些动植物藏在葫芦瓜里幸存下来,后来这一男一女结婚,繁衍人类,葫芦瓜给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保住了黎族祖先的生命。因此,葫芦瓜便成为黎族图腾崇拜的对象。上述种种信神信鬼,在解放前之所以盛行,是封建社会保留下来的和旧社会反动统治,推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解放后已烟消迹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