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教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445页(1172字)
黎族地区自古以来被视为“蛮夷之地”。
汉唐以后流放到黎族地区的贬官墨客,多数为当时比较有教养、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原文化在黎族地区的传播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宋朝时期,已开始有黎族子弟入学就读。根据宋朝都监庄方《琼州通宋刘公创小学记》载:“虽黎獠犷悍,亦知遣子就读,衣裳其介鳞,踵至者10余人。人叹曰:前未有也。”到了明代,黎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建立社学共24所,当时有“才贤大起”的赞语。到了清代末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模仿近代西方各国的教育方式,逐步兴办学堂。
民国四年(1915年)在黎族地区志玛市(现南圣乡),由黎族头人王维昌创办的黎族学校“志玛学校”,学生40多名。
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直至1930年以前,黎族地区没有一所学校。
1932年国民党陈汉光到海南后,为了“剿共”,在保亭、白沙、琼中、乐东等县开始办过10多所小学。
招生采取抽丁的方式,向各村寨摊派名额,强拉黎族子弟充当“学差”,因此,就学者寥寥无几,90%以上黎族人都是文盲。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黎族教育事业很重视,1946年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创办了番阳小学和一所全岛性的革命干部学校“琼崖公学”。1947年,民主政府首次在白沙县打孔村、乐东县番阳乡万步村、陵水县南桥乡大坡村等黎族地区或黎汉杂居地区各创办一所人民小学。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关怀民族教育事业,拨出大笔经费,派来一批批教师,对黎族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发放助学金,学生入学年龄和录取标准适当放宽。从1951年开始,每年都有成批黎族青年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以及其他高中等院校学习。黎族地区也陆续创办了各类中、小学校。
尽管在10年动乱期间学校受到极大的破坏,黎族地区也不例外,但到1986年底,黎族地区各类学校达1400多所,在校学生近20万人。
黎族地区现在各类中小学校已初具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已有一定数量的黎族财会人员、教师、医生、工农业技术人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结绳记数,刻木记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前黎族地区“踏遍青山无学校,只闻鸟声无书声”的落后状态,民族文化教育已迈出新步伐,出现新局面。至1988年,全省黎族地区共有小学1479间,普通中学206间,职业中学12间,民族中学8间,教师进修学校8间,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7间,大专学校3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97145人,其中中小学161660人,高中4549人,大专503人(不含省外),初中30433人。1988年,海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拥有小学、中学、中专和大专的民族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