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夫

书籍:法国大革命史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0:13:05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法国大革命史词典》第54页(558字)

法国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

出生于工业发达的多菲内省富裕家庭。三级会议、制宪议会代表,初期属激进派,在国民议会及雅各宾俱乐部内影响颇大。

在1790—1791年民主运动高涨和国王出走形势下急剧向右转,在国民议会呼吁“结束革命”(1791年7月15日)。同情国王,反对建立共和国,与王后秘密通信。1791年底失势后回到故乡格勒诺布尔。1792年8月人民起义时在王宫发现有巴纳夫署名的大臣计划书,于是被捕下狱,次年经法庭审讯,11月9日被处死。

巴纳夫退出政治舞台后写成《法国革命导论》,论述欧洲历史发展总趋势与法国革命的根源。他反对孤立地看法国历史,提出:“只有考察从封建制度到今天引导着欧洲政治的普遍运动……人们才能清楚地看到我们已经达到的位置。看到把我们引向这个位置的普遍原因。”他模糊地意识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出:“财富的新分配产生权力的新分配,正象土地占有曾提高贵族的地位一样,工业所有权正在提高人民的权力。”人民在这里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法国革命既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地方事件。

“这正是所有欧洲政治的共同步调,它在法国安排了一场民主革命,并使它在18世纪爆发。”此书第一次出版于1843年,20世纪初经饶勒斯在《社会主义的法国革命史》中的阐发和推崇,便为更多人所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