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耶特

书籍:法国大革命史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0:22: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法国大革命史词典》第149页(847字)

法国贵族,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的代表人物。

早年曾前往美国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多次立下殊功,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1782年返法并升为将军。回国后积极宣扬自由民主的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1789年5月,作为贵族代表入选三级会议,主张贵族应与第三等级联合,支持第三等级变三级会议为国民议会的行动。7月11日向议会提出《人权宣言》草案,经修改后于8月27日通过。7月15日当选为刚成立的国民自卫军总司令。7月17日在巴黎市政厅接待国王,并亲手给他戴上三色帽徽。随着革命的发展,他的声望和势力不断上升,1790年达到顶点。

他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将成为法国的华盛顿。希望通过革命在法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把权力的重心从贵族转到大资产阶级手中,但反对建立共和制和可能危及财产私有权的平民革命。运用他的声望和影响,一方面充当“宫廷总管”,企图劝说国王和王室接受革命的措施;另一方面,又限制第三等级的行动不要超出他所希望的范围。

然而革命的迅猛进程粉碎了拉法耶特的构想。

他不能阻止革命群众对王宫的冲击,招致了宫廷的怨恨;他日盛的声名又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米拉波嘲讽他,称他为“傻瓜恺撒”;由于他反对共和制和平民革命,拉谴责他是人民的假朋友;民主派则抨击他是“可耻的莫蒂埃”。1791年6月国王出逃失败后,拉法耶特与其他君主立宪派议员因反对建立共和制而退出雅各宾俱乐部,另组斐扬俱乐部。

7月17日群众到马斯广场示威,要求国王退位,他命令国民自卫军开枪镇压。

这次流血事件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形象,同年10月,被迫辞去国民自卫军司令的职务,12月,到梅斯就任中央方面军指挥官。

1792年6月20日事件后回到巴黎,为挽救君主制作最后一次努力,无功而返。8月10日君主制被推翻后,逃亡奥地利,但被视为革命者而受到监禁。

1799年雾月政变后,回到法国。路易十八在任期间曾任众议员,1830年7月革命时,曾发挥积极作用,不久后引退。

上一篇:拉梅特 下一篇:法国大革命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