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国际竞争力的测定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1:11:21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319页(3147字)

国际竞争力的测定,就是通过一组直接描述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指标反映该国(地区)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及其实际竞争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面临快速变化的国际竞争态势与新技术革命浪潮,纷纷感到本国在许多经济领域统治优势的失落,认为必须面对关于“竞争力”的竞赛,开始着手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测定。

以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是由本国(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实力指标来决定的。

但是这些实力指标只是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潜力能力,并不能表明实际的竞争结果。而以日本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大小是由国际市场来决定的,应该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来比较国际竞争力。

因而,当前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1.指标分析方法。

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概括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国家干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1)经济活力。

经济活力反映总的宏观经济环境。

它是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其他因素的基础,又可划分成以下十五方面的内容:①宏观经济:主要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增长率及人均水平等指标反映;②国际储备:主要以国际储备、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绝对值、增长率及可以支付进口的月数等指标反映;③制造业,④服务业与运输邮电业,均主要以该产业产值的绝对值、增长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以及该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等指标反映;⑤食品加工业,⑥轻纺工业,⑦化学工业,⑧石油加工业,⑨生产资料和电力,⑩家用器具业,⑾公路运输业,⑿铁路运输业,⒀空中运输业,⒁水路运输业,⒂通讯等行业,都以其主要产品产量的绝对值、增长率和人均水平等指标反映。

(2)工业效能。工业效能主要是通过成本来考察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它是由以下五方面的内容组成:①劳动生产率:以全社会和主要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等指标反映;②工资:以全社会和主要行业平均工资增长率等指标反映;③固定资本形成:以固定资本形成的绝对值、增长率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指标反映;④消费品价格:以消费品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上涨率等指标反映;⑤批发价格:以批发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上涨率等指标反映;此外还包括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工作工时、设备的更新程度、自动化技术的采用程度等方面的指标。

(3)财政活力。财政活力评价包括:①财政状况:以财政赤字与盈余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内债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外债总额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等指标反映;②资本成本和银行业:以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世界最大100家银行本国(地区)数目与资产金额等指示反映;③资本生成: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国民储蓄率、非银行资金储蓄率等指标反映。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可以包括社会的、人文的、民族的和个人的等多重因素,具体表现在:①人口特征:以人口的数量、增长率、密度、城市化程度等指标反映;②劳动力状况:以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妇女劳动力的总量与增长率、就业率、失业率、人口年轻化等指标反映;③行业结构:以制造业等行业职工总数、增长率与比重等指标反映;④教育事业:以政府教育经费的总量、增长率、人均经费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中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重等指标反映;⑤卫生保健:以医生数占人口数的比重、婴儿死亡率、政府保健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指标反映。

(5)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作为国际竞争力中的一个因素,主要是指粮食、能源和某些重要原料的自足程度。包括:①农业:以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和农产品、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与增长率及单位面积肥料施用量等指标反映;②本土能源:以本土生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产量指标反映;③能源消耗:以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能源消耗的年平均增长率等指标反映;④对外来能源的依赖程度:以本土能源总产量与能源需求量的比例、石油及其制品的净输入与石油需求量的比例、石油净进口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等指标反映;⑤矿物资源:以本土生产的铁、铜、铝、锌、锡等的人均产量指标反映。

(6)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主要包括:①出口能力:以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结构(以国际贸易统计分类来划分初级品和制成品)与增长率及非商品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反映;②进口能力:以商品进口贸易总额、结构(同前)和增长率等指标反映;③成交能力:以汇率指数、进出口商品贸易差额等指标反映。

(7)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分析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潜力。

而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竞争潜力,就要着重研究与开发及创新能力。①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投入: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年增长率、每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应的技术员人数等指标。

②研究与开发财力资源投入:包括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额、年增长率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每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平均经费使用水平等。③研究与开发产出:包括国际间技术支付差额、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额、专利数额等指标。

(8)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是指政府对经济的政权干预和调节手段。

虽然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干预的效果上甚至发生错位,但不能否认政府干预对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影响作用。通过国家干预状况来评价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主观指标,即通过比较排序的方法来确定各国(地区)政府干预有效程序的位置;②客观指标:以政府最终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国家干预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其增长率、政府补贴及其效果等指标来反映国家财政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

2.国际市场占有率法。

如果从市场导向来定义国际竞争力,那么一国(地区)能够提供优于其他国家(地区)的产品及服务的能力,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比较恰当的。国家(地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比较的计算公式为:

决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①价格因素,它取决于原材料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以及各种资源的效率等;②非价格因素,它取决于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国际间的协调程度以及企业战略等等。因而,国际市场占有率体现了各种因素的综合来反映国际竞争力。

但是,不同的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并不相同,以深加工产品出口为主还是以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同样国际市场占有率其内含的竞争能力并不同;出口商品的不同市场分布也反映了国际竞争能力的差距,以亚洲市场为主还是以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为主,以发达国家市场为主还是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的同样国际市场占有率其内含的竞争能力也不相同。因而,在用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用率来评价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必须采用出口商品的产品结构指标与出口商品的市场结构指标来加以补充方为妥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