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文献编目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1:21: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404页(2268字)

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着录文献制成款目、并通过字顺和分类等途径组织成目录等检索工具的过程,其基本环节为文献着录、目录组织及文献技术加工。

不同类型文献,书本式与卡片式目录编制,传统编目与机助编目,其编目程序都有所不同。文献编目活动始于公元前,如我国西汉刘向校勘整理宫廷藏书创编《别录》。早期目录主要是回溯性分类目录或商品清单,直到14世纪才意识到文献收藏上的需要,但长期以来编目活动是手工操作、分散进行、规则不一,“产品”单调。20世纪后情况大为改观,集中编目和合作编目的进展使编目活动趋于合理。

集中编目。190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实施目录卡片发行计划,至60年代美国已形成多层次的集中编目体系。较早开展集中编目的国家还有前苏联(1925年)、中国(1936年)、英国(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在莫斯科召开“国际目录卡片发行现状及其展望”讨论会,促进了集中编目工作的推广,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开展集中编目工作。集中编目是由一个编目中心按照统一的编目规则对文献进行编目,并以发行印刷目录卡片、机读目录等方式向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集中编目的另一种形式为“在版编目”,即在文献出版过程中、由出版机构提供书稿清样、集中编目机构据以编目、编目数据随书印行,在版编目可弥补卡片和文献发行脱节的缺陷。美国国会图书馆1971年率先实施在版编目计划,尾随其后的是前苏联、澳大利亚、联邦德国、巴西、墨西哥、加拿大、英国。国际图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在渥太华召开国际在版编目会议,建议各国制定在版编目计划,我国的在版编目计划正在草拟中。

合作编目。美国国会图书馆1902年开始与它馆合作分担编目工作,1966年起实施“全国图书采购与编目规划”,与有关图书书目机构合作对外国文献分担编目并共享编目成果。合作编目是若干图书情报机构互相协作、共同分担原始编目任务、相互提供书目记录的编目方式,它既可统一着录格式、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克服集中编目工作繁重、人财紧张的矛盾。6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用于文献编目,70年代大容量存储器和网络技术的开发为合作编目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机读目录MARC格式的问世和《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的出版更直接推动了文献编目自动化的进程,“联机合作编目”应运而生,编目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各成员馆利用网络终端、依据文献特征之一即可调用“联机目录数据库”,对已内存文献可直接引用其编目数据、补充藏用数据即成本馆款目,对未收文献则自行编目后将数据输入数据库、可供它馆分享。80年代联机合作编目系统在发达国家迅速推广,而机读目录批量生产和光盘系统的出现则为未参加网络的中小型馆提供了直接共享大系统联机合作编目成果的条件。

着录。是对文献内容及外表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并形成款目的过程。

基本着录是编目工作的首要步骤,有传统着录法和标准化着录法之分。

传统着录法是先确定主要标目(一般中文文献取题名、西文文献取着者),再描述文献特征;标准化着录法是从题名开始着录,客观描述文献特征,再在通用款目上添加标目。《国际标准书目着录》规定基本着录为分段标识符格式,着录项目为:(1)书名与责任说明项;(2)版本项;(3)文献专有特征项;(4)出版发行项;(5)形态描述项;(6)丛编项;(7)附注项;(8)标准编号及获得条件项。文献着录详简级次分为简要着录、基本着录、详细着录三级。

着录文献的依据是文献着录规则,第一个国家编目条例是1791年的法国条例,本世纪初形成了普鲁士目录和英美目录两大着录法体系:1899年的《普鲁士规则》在德国及欧洲国家被广泛采用,其关于团体和匿名着作有独特的见解;1908年的《英美编目条例》,其宗旨即在统一英语国家的编目任务。集中编目、合作编目及提高文献着录质量、促进资源共享的要求,使文献着录的标准化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61年国际图联在巴黎召开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并通过《原则声明》,70年代起《国际标准书目着录》的多种版本相继面世并为多数国家所接纳。特别是1978年AACRⅡ在美、英、加三国的同时出版,不仅为各国手工编目提供了一种国际标准,而且为建立机读目录和文献数据库提供了国际规范。

目录组织。指把众多款目按照某种规则编排组织成一定目录体系的过程。

世界上第一个文献目录组织规则是19世纪美国卡特的《字典式目录规则》(1876年),其中一些规则至今适用,1942年美国图协出版《ALA卡片式目录排档规则》,198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文献目录排档规则》为世界范围各文种文献目录排序提供了共同遵循的依据。常见的款目排序形式有分类、字顺、年代、地域和文献序号排序法等,汉字排序尚未规范,以偏旁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汉语拼音音序法较为通行。

组织卡片目录必须设置导卡,以揭示目录结构、指示重要着作、方便检索,按功能分有一般指导片和特殊指导片,导卡应置于分组款目之首,一般每25~30张款目配置一张导卡为宜。面向读者的馆藏目录类型主要有字典式目录体系和分立式目录体系:前者是着者、书名、主题三种款目按字顺混排,主要流行于英美等国;后者为着者、书名、主题、以及分类款目分别组织排序,我国习惯以分类目录为主体,西方国家则多以着者目录为主。

上一篇:馆藏评价 下一篇:国际惯例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