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馆藏评价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1:21: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399页(2411字)

指图书馆对自己所收藏文献的数量、质量、读者利用程度、以及保管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它是馆藏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通过馆藏评价可以了解所收藏文献同图书馆的任务及与读者的需求的符合程度,可以为改进文献收集工作及进行藏书的复审剔旧提供直接的依据。对于馆藏评价的标准问题古今认识截然不同:古代图书馆因侧重于收藏和保存文献,因此多半以收藏数量和珍本之多引以为荣;现代图书馆的职能转而以用为主,所以“藏书必须符合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需求”已成为大家认同的一条馆藏评价基本标准。

在馆藏评价实践活动中,各馆通常采用的一些具体标准分述如下:

(1)对馆藏数量的评价标准。基于一定数量的文献是图书馆满足读者需求的物质基础,故世界各国大都对图书馆的基本馆藏数量作有规定,如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建议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率标准为每个居民有2~3册,美国学院和研究图书馆协会1975年制定的《学院图书馆标准》还提出了馆藏量的计算方式:(文献保障率=馆藏总册数÷读者总人数)。这个馆藏计量和评价标准一般被用来表示图书馆文献满足读者需求的潜在能力。出于经费和利用方面的原因,各国大都只对藏书量的最低标准作出规定,如日本《国立/私立大学图书馆改善要项》规定的在籍学生最低藏书拥有量为30~50册。

通常在高校馆中,文科藏书指标高于理科,人均藏书量与学校规模成反比。本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文献剧增、价格飞涨的洪流,图书馆普遍感到难以招架,馆藏上限的问题再也无法回避,对此一些图书馆长开始接受限制图书馆规模的思想。1974-1976年美国的G·丹尼尔和英国的R·阿金森先后提出馆藏高功能、零增长及稳定状态的主张,认为能满足读者需求80%~90%的馆藏即为最佳规模,它不单纯取决于读者所需图书的拥有率,更与图书馆的功能率有关(功能率=拥有率×可得率)。

目前关于最佳藏书量的具体测算方法尚不统一,但一致认同的是最佳藏书量可由馆藏周转率(流通率)和读者可得率(满足率)两项指标确定,其计量、评价公式分别为:周转率=年流通量÷馆藏总量;可得率=读者实际借阅量÷读者合理索借量。有人认为,最佳藏书量应以能满足0.5-1的周转率和80%左右的可得率为标准来确定。

(2)对馆藏质量的评价标准。

藏书评价的重点是对馆藏质量的评价,因为馆藏拥有量的评价标准往往并不能说明与读者需要的直接关系、并且还会使图书馆不愿撤销早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料。影响馆藏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图书馆员对藏书原则理解见仁见智有别。

馆藏是在长时间内由不同人选择积累形成的,读者兴趣的时过境迁及社会变化带来需求完全不同的新读者等,因此对馆藏质量的评价标准目前看法尚不一致,然而就馆藏文献的内在质量而言,实际上主要可归结为馆藏内容的质量高低和馆藏结构的合理与否这两个方面。对馆藏内容质量的考查,一要看馆藏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具体而言,公共馆应从读者的特定社区角度考虑馆藏的针对性和适用面,高校馆和专门馆应着重考查专业馆藏的系统性、完整性,主要藏书的系统、完整是馆藏质量的基本保证。

考查的重要环节是利用各有关标准目录对当前采选过程和正在建设中的馆藏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如仅有标准目录范围的馆藏是远远不够的,高质量馆藏应比标准目录所列多得多。馆藏拥有大量专类文献,但列入相关标准目录者甚少,这样的馆藏不仅质量不高,而且应当认真分析偏差原因,切实加以调整。

二要看馆藏文献中所含情报容量,要求藏书利用率高就是要求馆藏文献所含情报量高。衡量馆藏情报容量的标准,主要可看核心图书的收藏率,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布定律,25%的藏书提供可流通的75%;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馆藏各专业文献的情报容量达到全部专业情报量80%者为佳。

另外,还可把馆藏文献的创新程度、科学水平、专业针对性和参考作用等作为评价标准;对馆藏结构的考察;是针对馆藏整体的考察,二战后由于文献剧增、馆藏发展,从而产生整体规划的要求,馆藏结构合理性即是对馆藏质量的整体要求。馆藏结构的考察内容包括馆藏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语文结构及文献类型结构等。

最有影响的馆藏结构评价标准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在《馆藏发展方针规范指南》中提出的用以表示藏书密度和文献搜集深度的“五级藏书制”。

(3)对馆藏利用程度的评价标准。

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是衡量馆藏质量的客观标准,当然馆藏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藏书的利用率。可用于馆藏评价的文献流通统计指标主要有馆藏利用率、流通藏书比、流通册次——种次比、馆际互借满足率等。

①馆藏利用率=读者利用藏书种(册)数÷馆藏总种(册)数,一般认为利用率达80%左右的馆藏质量是高的。②流通——藏书比,如果某类文献的流通量比率与其在馆藏中所占份额相当即为理想标准,流通——藏书比过大则说明专业藏书不足,过小则表明该类呆滞书太多。

③流通册次——种次比,可用于评价馆藏复本的合理程度。④馆际互借满足率,即表示读者对馆际互借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可反映一定范围内文献资源的完备性和可得性,一般标准是本国文献应100%得到满足,外国文献以国内解决70%为好。

对馆际互借需求本身,以不超过本馆总借阅要求的10%为宜,它是确定本馆馆藏适用程度的评价标准之一。

馆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包括核心书刊评比及同类馆馆藏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用户评议调查法及综合指标评价法等,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图书馆馆藏效用评价指南》中提出的评价方法有:①利用藏书核查清单、目录及书目;②直接检查藏书;③搜集统计资料;④图书馆用户所写论文的引用;⑤用户意见;⑥采用一些馆藏效用评价标准;⑦资源与文献传递总和的试验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