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国际惯例词典

计算机网络

书籍:国际惯例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1:46:10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636页(1879字)

计算机网络通常是指地理上分离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种种通信手段,按不同的拓扑构型连接起来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在于,多个计算机系统综合在一起,不受地理和环境的限制,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一方面,把分散在各地区的计算机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同时为多个用户所共享,从用户角度来看,得到一套处理能力很强,可靠性很高,包括整个网络资源,并以逻辑层次方式构成的大型虚拟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从系统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以通信系统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大系统,它具有大系统的功能综合、多样、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因素众多等特征。

信息处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分配、传输和利用。

信息处理系统大多是由多个互连的分层次的相对独立的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是负责各层次系统之间的互连、通信。资源共享和分散处理。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处理系统中具有整体特点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具有代表性的有下述三点:

1.共享数据资源。

避免把同样的数据在多个地点重复配置的重复投资;同时,将具有地区特性的数据配置到相应地区。

2.分散负荷。一台计算机不能处理的负荷,由多台计算机分担进行。

3.提高可靠性。当网内某些系统发生故障时,可将处理转送其他系统,互为备用。

1968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网是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网络,它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

(1)形成了由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组成的两级网络结构。

(2)采用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3)采用层次结构的网络协议。

APRA网的这些技术成就为后来的网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需要,1974年IBM公司首先提出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它为IBM公司产品连网提供了一个标准,它解决了一整套联网的原则、方法和具体规则,并且考虑了由硬件和软件实现的功能划分。1975年美国DCE公司提出了面向分布式网络的数字网格体系结构(DNA)。

UNIVAC公司也提出了它的体系结构,叫做分布式通信体系结构(DCA)。但是由于它们互不兼容,因此对于异种机和异种网的互连造成了困难。

国际标准化组织充分认识到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必要性,于1984年10月公布了国际标准ISO-7498,即我国的GBG387-88。

1973年Robert与David提出了Ethernet,它是一种总线型结构的局域网。

1980年Intel、DEC及Xerox三个公司联合公布了Ethernet规范,奠定了总线型局域网络的基础。

198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开放式互连参考模型(OSI/RM),它完整地定义了一个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了七层参考模型,成为世界上网络体系的共同标准。

遵循此标准可以容易地实现网络的互连。

1980年IEEE在总结各国局域网技术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OSI/RM的局域网络体系结构,公布了总线网、令牌环形网及令牌总线网的局域网规范,即IEEE802标准。

这一标准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成为局域网的公共标准。

目前,网络种类和网络协议日益多样化,它们都自成体系,各有优缺点。为了充分发挥每个网络的优势,实现异种网络间的资源共享而把具体网络细节隐蔽起来,网络互连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美国和欧洲,以着名的TCP/IP为网际互连协议的DARPANET对科学界、教育界、商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军事部门等领域的影响巨大,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

各主要计算机公司及其软硬件厂商对TCP/IP协议也大力支持,近几年来纷纷推出支持TCP/IP协议的软硬件产品

上一篇:计算机模拟 下一篇:国际惯例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