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文献辞典》第529页(964字)
脉学着作。
①西晋王叔和(名熙)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卷1载医论15篇,以《脉形状指下秘诀》为首,将人体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
以下各篇,脉理与脉法互阐,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脉阴阳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变化、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张仲景、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共11篇。
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
卷10现存7篇,论右足三阳脉、右手足三阴脉及右侧奇经八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此书系我国现存较早之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左手寸部脉主心与小肠、关部脉主肝与胆、右手寸部脉主肺与大肠、关部脉主脾与胃、两手尺部主肾与膀胱有关三部脉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
《脉经》保存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书中所引述之《内经》、《难经》和仲景着作内容,属于较早的文字形态,后人在校注、整理这些医学典籍时,《脉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全书之编排、体例存在一定之缺陷,间有不切合实际之描述。如:“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等内容。北宋时,林亿等曾作校订,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历代刻本甚多,现存最早为元天历三年(1330年)刻本,建国后有影印本和校释本。②《内经》以前脉学着作。
《素问·示从容论》:“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③隋唐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王子颙、甄权、李勣等皆撰有《脉经》,均佚。
《濒湖脉学》、《脉诀汇辨》等所列《考证书目》中有蔡西山《脉经》,亦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