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汤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3:02:0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55页(443字)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
大黄、黄芩各三两,栀子十四枚,甘草一两,芒硝二两。各为粗末,先煎黄芩、栀子、甘草,去渣,下大黄、煮一、二沸,再下芒硝,分三次服。
治骨极,及肾热病则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颜焦枯黑,耳鸣虚热。②《千金翼方》卷十七方。
麻黄(去节)五分,独活一两,黄芩三分,黄芪、细辛各半两。为粗末,水煎,分二次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治中风手足拘挛,肢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不欲饮食。若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口渴,加栝蒌三分;素有寒,加附子一枚。
本方也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名仲景三黄汤,惟剂量略有出入。③《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
黄芩、黄连、栀子、石膏、赤芍药、桔梗、陈皮、茯苓各八分,白术、甘草各三分,乌梅一枚。水煎服。
治脾热口甘、口臭。④见《银海精微》卷上。黄连、黄芩、大黄各一两。水煎服。治脾胃积热,胬肉攀睛。若热甚,目眦赤脉红盛,加黄柏、石膏、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