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5:34: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436页(315字)
出《新修本草》。
又名芥菜子、辣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种子。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辛,温。
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胃散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①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反胃吐食,胃寒疼痛,寒湿痹痛。煎服:3~9克。②治阴疽,痰核,煎服或研末调敷;扭伤、挫伤,各种神经痛,研末醋调敷。外敷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本品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芥子酶等。白芥子甙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致充血、发泡。
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过量可致胃肠炎。其水浸剂在试管中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