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51页(213字)
病证名。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名胎前耳鸣。多因肾虚,或肝胆火盛所致。孕后足少阴肾经不足,肾虚髓海不足则耳鸣,兼有头晕、目眩、腰痠。
治宜滋阴补肾,方用猪肾丸(猪肾子一对,青盐少许,蜜丸酒下)。因肝胆火盛鸣于午前者,多为实证,兼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治宜清肝胆之火,方用小柴胡汤加黄连、栀子;鸣于午后者,多属血虚,兼见心烦不宁,夜寐不安。
治宜平肝补血,方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