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8:19:0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65页(433字)
出《神农本草经》。
又名香蒿、苦蒿、草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或青蒿A.apiacea Hance的全草。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苦、辛,寒。入肝、胆经。清热解暑,化湿,除蒸,截疟,杀虫。
①治夏令感冒,中暑,温病寒热往来湿热黄疸,骨蒸劳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煎服:4.5~9克(鲜品30~60克)。
②治疟疾。煎服或晒干研末,于疟发前四小时服3克,连服五日。
③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煎水熏洗。
青蒿经蒸馏得到饱和水溶液名青蒿露,治骨蒸,虚热,虚烦,久疟,蓐劳。全草含挥发油,内含蒿属酮、樟脑、丁香烯、桉叶素、丁香烯、蒎烯、莰烯等,并含东莨菪素,东莨菪甙。
青蒿还含芸香甙、绿原酸、胆碱、鞣质等。黄花蒿还含青蒿素(Arteamunin)以及青蒿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等。青蒿素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可代替氯喹以抑制各型疟原虫裂殖体的繁殖而中止发作,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用法简便等优点,唯复发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