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70页(204字)
证名。
指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之气不和所致的表证。《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虚者,或为多汗,或为肉战,或为怯寒。”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治宜解肌发表,用桂枝汤等方。
亦指慢性疾患的汗多证。常见汗出不止,怕风畏寒,精神倦怠,脉濡软无力。
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牡蛎散之属。
历代医家亦称自汗为表虚(见《医述·表里虚实》)。参见表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