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568页(432字)

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命题。

知,指认识,知识,道德意识等;行,指行动,行为,实践等。知行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孟子提出人有天赋的“良知”、“良能”;老子认为,“圣人”“不出户”可以“知天下”。后期墨家认为,“知”来源于感觉经验,并提出以历史根据、亲身经验和实际效果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荀子认为,知识和技能来源于客观事物,强调“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韩非提出“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主张以行动功效作为检验言行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主张先认识理解封建纲常伦理,再亲躬践履。认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明代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否认知行的对立统一。

清初王夫之提出“致和”(指发挥主观认识能力)与“格物”(指通过客观世界去探求事物的规律)“二者相济”,表现出知行关系的辩证观点,达到了当时知行学说的最高水平。

上一篇:知县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