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大辞典

肾气丸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8:34: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906页(732字)

①《金匮要略》方。

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

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五丸,酒送下,日二次。

功能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而致的腰酸脚软,身体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近代也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以及性神经衰弱等属于肾阳不足者。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附温补命门真火,引火以归源。诸药合用,共有温补肾阳之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本方,将桂枝改作肉桂,将干地黄改作熟地黄。

②《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①干地黄八分,肉苁蓉六分,麦门冬、远志、防风、干姜、膝、地骨皮、葳蕤、山药、石斛、细辛、甘草、附子、桂心、茯苓、山茱萸各四分,钟乳粉十分,公肾一具。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三十丸,酒送下,日三次。治虚劳,肾气不足,腰痛阴寒,小便频数,或有余沥,阴囊湿冷,阳痿不起。

《古今录验方》无远志、防风、干姜、牛膝、地骨皮、葳蕤、甘草、钟乳;有脊一两,黄芪四两,人参三两,泽泻、干姜各二两,大枣一百枚。②桂心四两,干地黄一斤,泽泻、山药、茯苓各八两,牡丹皮六两,半夏二两。

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日三次。治肾气不足,形体日趋羸瘦,少气,耳聋目黯。

③《脉因症治》卷上方。苍术(米泔浸)、熟地黄各一斤,五味子半斤,川芎半两至一两(冬一两,夏半两,春、秋各七钱)。为末,枣肉为丸,米汤送下。治肾脾不足,房室虚损。

上一篇:肾癌 下一篇:中医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