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王子乔导引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473页(1623字)

气功功法。

动功。作一般行功前准备。作法功效:①平伸腰脚,两臂履手据地。口徐吐气,以鼻纳之。

除胸中肺中痛。咽气令温,闭目。②端坐伸腰,以鼻纳气,闭之。自前后摇头,各三十。

除头虚空耗转地。闭目摇之。

③左胁侧卧,以口吐气,以鼻纳之。除积聚,心下不适。

④端坐伸腰,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鼻。除目昏,汩若出。

去鼻中息肉,耳聋亦除。伤寒头痛。

以出汗为度。⑤正偃卧,以口徐出气,以鼻纳之。

除里急。饱食后小咽,咽气数十,令温。

若气塞者,使人干呕,腹痛,从鼻纳气七十咽,即大填腹内。

⑥右胁侧卧,以鼻纳气,以口小吐气数十,两手相摩热,以摩腹,令其气下出之。除胁皮肤痛。七息止。

⑦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玉台。除胁下积聚。⑧复卧去枕,立两足。以鼻纳气,复作十六息,以鼻除之。极令微气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热,背痛。⑨端坐伸腰,举左手仰其掌,却右手。除两臂背痛,结气。

⑩端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候气皆通畅。

行之十年老有少容。⑾端坐伸腰,左右倾侧,闭目以鼻纳气。除头风,自极七息止。⑿腹中满,饮食饱,坐伸腰,以鼻纳气数十。

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

⒀端坐,使两手如张弓满射。可治四肢烦闷,背急。

每日为之。

⒁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寒,食不变则愈。

⒂端坐生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瘀血结气等。⒃两手却据仰头,自以鼻纳气,因而咽之数十。

除热,身中伤,死肌肉等。⒄正偃卧,端展足臂,以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中寒,周身痹厥咳嗽。

⒅偃卧曲膝,令两膝头内向相对,手翻两足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

除痹疼热痛,两不随。

⒆觉身体昏沉不通畅,即导引两手,抱头宛转,上下,名为开胁。⒇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下痛,瘀痹病。

(21)踞伸左足,两手抱右膝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中疼。又可除风、治耳晦耳聋。

(22)正偃卧,直两足,两手捻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除阴下湿,小便难颓,小腹重,不便,腹中热。

但口出气,鼻纳之数十,不须小咽气。即腹中不热者,七息已,血气咽之十所。

(23)踞两手抱两膝头,以鼻纳气,自极七息。

除腰痹背痛。(24)复卧旁视,两踵生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

除脚中弦痛、转筋、脚酸疼。(25)偃卧展两,两手两踵相向。亦鼻纳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寒。

(26)偃卧,两手两左傍两足踵。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胃中食若呕。(27)踞生腰,以两手引两踵。

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布两膝头。

除痹,呕逆。

(28)偃卧,展两脚两手,仰足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

除腹中弦急切痛。(29)偃卧,左足踵踞右足拇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厥疾,人脚错踵,不拘拇指。

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周身痹。(30)病在左,端坐生腰。右视目。以鼻徐纳气,因而咽之三十所而止,开自作。

(31)病在心下,若积聚,端坐生腰,向日仰头。徐以鼻纳气,因而咽之,三十所而止,开自作。

(32)病在右,端坐生腰,右视目。以鼻徐内气而咽之,数十止。

注意事项:作导引时,虚者闭目,实者开目。以所苦行气,不用第七息止。徐徐往来,度二百步,所,却坐。小烟气五六,不差,复如法引,以愈为效。诸有所苦,正偃卧,披发、徐以口纳气填腹。自极息,欲绝。徐以鼻除气数十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闭口温气咽之三十过。

候腹中转鸣,乃止。往来二百步,不愈复为之。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

病在脐下者,去枕以口出气。鼻纳气者,名曰补。

闭口温气咽之者,名曰泻。闭气治诸病法,欲引头病者,仰头。欲引腰脚病者,仰足一指。欲引胸中病者,挽足十指。引臂病者,欲去腹中寒热,诸所不快。若中寒身热,皆闭气胀腹。

欲息者,徐以鼻息,已,复为至愈,乃止。见《古仙导引按摩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