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960页(222字)
病名。
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指生于胁部的痈。
由肝胆经郁火而成,多发于体虚之人。
此证易发于软胁部,初起如梅、如李,逐渐长大,色红焮痛,易脓易溃,脓多稠。治宜解郁泻火,服柴胡清肝汤;或用地榆、双花各五钱,川贝母、当归各二钱,穿山甲(炮)、赤芍各三钱,皂刺、连翘、白芷各钱半,甘草二钱,夏枯草一两,牛子钱半,地丁一两,鲜菊花根一两,煎服;已成脓者服托里透脓散,并切开排脓。
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