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438页(901字)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
柴胡二两,杏仁、炒桔梗、赤芍药、荆芥、枳壳(麸炒)、炒桑白皮、五味子、麻黄、半夏各一两,旋覆花、人参各五钱,甘草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二片、葱一根,水煎服;或加薄荷同煎服。治肺受风邪客热,嗽声不断,气促喘闷,痰壅鼻塞,流涕失音,及时行疹毒、痘疮,涎多咳嗽,咽痛烦渴。
②《证治汇补》卷八方。
茯苓、黄芩、桑白皮、麦门冬、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水煎服。
治因肺脾气燥而致的淋证。③《眼科纂要》卷上方。
生地黄(酒洗)、桑白皮(蜜炙)、麦门冬、当归尾、前胡、连翘、知母、荆芥、陈皮各一钱,防风七分,枳壳八分,甘草四分,薄荷二分。水煎服。治胬肉攀睛,眼白淡红,怕日羞明,属肺经风热者。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
石膏、生地黄各二钱,麦门冬、玄参各一钱,桔梗、黄芩、当归、知母各八分,柴胡、陈皮各六分,甘草五分,僵蚕五条,竹叶三片。水煎服。治痧证四、五、六日,回时尚有余热留于肺胃,咳嗽气粗,外热不退者。⑤《症因脉治》卷二方。①桔梗、甘草、杏仁、天花粉、黄芩、栀子、薄荷、连翘。水煎服。
治肺经咳嗽,右寸脉洪数者。②黄芩、栀子、薄荷、桔梗、甘草、连翘、杏仁、桑白皮、枳壳。水煎服。
治外感短气,伤燥热者。如大便秘结加大黄;脉数口渴加石膏、知母。⑥《症因脉治》卷三方。
又名甘露饮子。石膏、桔梗、栀子、知母、连翘、黄连、甘草、麦门冬、杏仁、枇杷叶。水煎服。治湿热伤肺之上消症。
⑦《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前胡、荆芥、桑白皮、枳壳各一钱,知母、贝母、薄荷、赤茯苓、桔梗、苏叶、阿胶、杏仁、天门冬、甘草各七分。
加生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治火嗽,其脉洪数,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由肺家积热所致者。⑧《疫痧草》方。桑叶、鲜沙参、羚羊角、连翘、桔梗、甘草、款冬花、桑白皮、川贝母。水煎服。
治痧点已足,烂喉渐减,神爽热减,而咳呛未平者。⑨《马培之外科医案》方。
杏仁、牛蒡子各二钱,苏梗、川贝母、橘红、桑叶、桔梗各一钱,栝蒌皮、枇杷叶各三钱,枳壳八分。水煎服。
治鸡胸,内有痰热,兼受外风者。⑩见《赤水玄珠》卷十五。
即黄芩清肺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