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中药小辞典》第217页(265字)
花类药材。
(1)释名:生于荒野,其形似菊(头状花序较小,直径约2~2.5厘米)故名。(2)功能:性微寒。清热解毒。
用治鼻炎、支气管炎、风火赤眼、疮疖痈肿、咽喉肿痛等症。
此外,本品还有降血压作用,可治疗高血压。(3)用法:水煎服9~15克。
(4)饮片特征:花小而色黄,各花均着生于半球状的花托上,花瓣单层,味初苦,继之有清凉感。
〔野菊〕 处方名。
即野菊花原植物的茎、叶。功同野菊花。常用鲜品打烂外敷治疗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