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影视大辞典

长春电影制片厂

书籍:中外影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19:32:53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外影视大辞典》第252页(1587字)

中国国营电影制片厂机构,简称“长影”,位于长春市西南部,前身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接收日伪在东北的电影设施,中国共产党长春地下党组织首先派党员赵东黎、刘健民进入伪“满映”,是年10月1日,护厂人员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东北电影公司”,推举张辛实为总经理。之后不久,中共又从延安先后派田方、许珂、钱筱璋来东北进行接管准备。1946年4月我军解放长春,东北民主联军吉辽军区政治部正式接管东北电影公司。

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由舒群任东北电影公司经理,张辛实为副经理,袁牧之任顾问,田方为制作部顾问,钱筱璋为秘书。

这时国民党政权发动内战,为保护电影设备和创作力量,在舒群、袁牧之、田方、钱筱璋等组织下,于5月下旬顺利地将接收的电影器材和部分职工迁往全江省兴山市(今黑江省鹤岗市),又经过短时间筹备,于1946年10月1日建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先由舒群任厂长,张辛实任副厂长。

不久,舒群奉调离开,由袁牧之任厂长,吴印咸、张辛实任副厂长,田方任秘书长,陈波儿任党总支书记兼管文艺工作,钱筱璋负责新闻纪录片工作。1948年6月由钟敬之、成荫带队的西北电影工学队一行二十余人、9月以沙蒙为首的东北文工团一百四十多人以及齐齐哈尔文工团等人员,先后调到东影,加强了东影的领导和创作力量。

东影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摄了《民主东北》(1947~1949)等大批纪录片,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与此同时,积极进行各片种的试制,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1947);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1948);第一部科教片《预防役》(1948);第一部动画片《盆中捉鳖》(1948),并于1949年5月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拥有颇富盛名的电影艺术家队伍,如导演王滨、吕班、沙蒙、张辛实、刘国权、朱文顺、严恭、苏里、郭维、林农、王炎、王家乙、武兆堤、于彦夫、袁乃晨、赵心水、陈戈、吴天、黄粲、方荧、王逸等;编剧孙谦、于敏、林杉、沈默君、王震之、胡苏、张天民等;摄影王启民、王春泉、李光惠、包杰、张翚、张天赐、陈民魂等;作曲张棣昌等;表演艺术家浦克、方化、梁音、郭振清、张圆、庞学勤、达奇、李亚林、印质明、田烈、李景波、金迪、贺小书、张辉、张桂兰、崔超明、韩兰根、殷秀岑等。

东影和长影拍摄的许多优秀影片如《中华女儿》(1949)、《白毛女》(1950)、《董存瑞》(1955)、《平原游击队》(1955)、《祖国的花朵》(1955)、《神秘的旅伴》(1955)、《上甘岭》(1956)、《芦笙恋歌》(1957)、《党的女儿》(1958)、《红孩子》(1958)、《古刹钟声》(1958)、《战火中的青春》(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五朵金花》(1959)、《甲午风云》(1962)、《冰山上的来客》(1963)、《英雄儿女》(1964)、《创业》(1974)、《人到中年》(1982)、《谭嗣同》(1984)、《开国大典》(1989)等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名片,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长影十分注意培养干部,从1947年5月到1949年5月,先后举办四期训练班,共培训各类干部650余人。

1960年又创建了长春电影学院,培养各项专业人才数百人。四十多年来,长影向全国共输送各类人才1000余人,长影不仅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和重要基地,而且也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

目前,长影已成为可以生产故事片、科教片、译制片和洗印大批拷贝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影基地之一。一批中青年电影艺术家已成为“长影”厂的创作骨干,使这一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历史悠久的制片厂重新焕发出青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