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4:50: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233页(437字)
【生卒】:约前313—前238
【介绍】:
时人尊号“卿”。
曾游学齐国,三为稷下祭酒;依春申君两行楚国兰陵令。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学派继承者,但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墨、道等先秦各家之长。反对孔、孟的“天命”论,认为“天行有常”,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充分说明了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孟轲“性善”说相反,荀况主“性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性恶》)。政治上重“礼”,“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故主张通过教育以礼义法制来改善人性,“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性恶》)。其教育目的为:“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儒效》)。崇尚大行,“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儒效》)。他主张博学参省,择善而从,学思并用,“锲而不舍”,“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后集有《荀子》。
上一篇:城市学校
下一篇: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