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需要理论

书籍: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1 15:15: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第265页(676字)

以分析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成就,并从成就中得到满足的一种激励理论。

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50年代在作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想取得成就,喜欢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对于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其所在单位不需要给予这些人别的,只需要提供使他们成就需要得到满足的工作环境。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单位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

一个单位拥有这种人越多,它的发展就越快。管理者既要把“成就”视为管理的目标,同时,又要把“成就”做为一种激励手段,让大家都来关心事业的成就。

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的特点是:(1)事业心强,喜欢独立解决问题,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从中获得满足。(2)在冒险之前,往往盘算一番,且制定有限的成就目标。

(3)在努力获得成就的过程中,他们如能得到嘉奖、提升工资、晋升,就会感到一种莫大的成就感。为了提高人们的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办“成就需要训练班”对全体成员进行分批轮训,每期大约7~10天,工作步骤为:(1)开幕式。领导同志做动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讲取得成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分析。

分析本班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说明他们都具备取得成就的条件。(3)参观。到兄弟单位去参观,从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中得到启发,增强取得成就的信心。

(4)讨论与个别谈话,消除各种顾虑和自卑心理。

(5)制定个人获得某项成就的计划,此计划一般以两年为期。训练班结束后,大家就去行动,以后每半年还要开一次会,相互交流经验、检查效果、表扬先进,找出差距,提出应该采取的补救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