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书籍:中国伦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8 23:52:0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伦理大辞典》第29页(408字)
孟子所称道的一种理想人格。
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认为,那些影响很大,让人恐惧的人不能称之为“大丈夫”,倒是那些居于仁、立于礼的行义之人,那些得志时和民共行仁义之道,不得志时自己仍能坚持道义原则,以及那些身处富贵而不荡其心,居贫贱而不变其节,威武之力不能挫其志的人才可称得上大丈夫。这种思想表述了儒家所追求的坚持道德原则,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理想人格。对中国人民的道德情操和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