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建都天京战略决策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8 04:25: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689页(1036字)

1853年3月,太平天囯领导集团议定建都南京,并易名天京,开辟江南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太平天囯兴起时,洪秀全、杨秀清等就确立了推翻清朝、创建新朝的政治目标,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旋又转战各县,9月,克永安,提出“小天堂”,建立地上天囯的口号。1852年4月,进围桂林,改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6月,北出湘南,攻长沙、破武汉。太平军统帅部形成了“首重长江”的战略计划。

主持军事的东王杨秀清看准清军缺乏水师,江防虚弱,追击速度缓慢,而太平军水师实力雄厚,在江南水网地区活动自如,进军南京是正确与合理的选择。而且,杨秀清重申,把“小天堂”放在南京,以建立江南基地。天王洪秀全赞同这一方针,决定撤离武昌,大军水陆沿江而下,摧毁鄂、赣、皖三省清军江防,于1853年3月19日胜利攻克南京,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之后,围绕建都问题,领导集团再次展开研讨。

洪秀全“欲取河南为业”,在引军北伐时,据中原、捣幽燕,得到罗大纲等将领支持;杨秀清则主张建都南京,据江南立业,颇得广大将士尤其是水营将士的支持。而且,江南财赋丰裕,米粮广积,南京蟠,据长江之险,且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所看重,被视作着名古都。

江南气候湿润,盛产稻米,适宜南方将士生活。同时,割据江南,切断清朝漕运财源,构成致命威胁,从而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太平军兴以来,一直流动作战,出广西之后,不断寻求建立基地,南京则是已克取诸城中,最具有军事、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名城。

通过全面比较权衡,洪秀全等接受东王主张,移驾入城,决定建都南京,更名天京,成为太平天囯政治中心。未久,太平军东征,占领镇江、扬州,以为天京门户。5月,分遣主力北伐,取道皖、豫,直趋北京;同时发兵西征,开辟沿江基地;并据守宁、镇、扬三城,与清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对峙,从而结束长期流动作战,转变为有根据地、有巩固防御的新政权,把农民战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建都后,太平天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决策,体现了新型政权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特征。1854年新年,群臣向天王献辞祝福,后编纂文集《建天京于金陵》,收入41篇短文,作者们从多方面论证建都南京的正确和必要,以教育和鼓舞军民,统一认识,对建都战略讨论作出肯定的结论。

建都天京和开辟江南基地的战略决策,为太平天囯坚持10余年的武装斗争奠立了基础。

上一篇:建德之战 下一篇:太平天国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