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太平天囯壁画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8 05:56:13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849页(1845字)

太平天囯王府、衙馆内一种继承古代传统而有所革新的墙壁装饰美术作品。

太平天囯壁画始见于永安建制之时,据《从军日记》载,辛开元年九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州时,天王洪秀全的“天朝宫殿”,便“门内涂黄,对画”。建都天京后成立了专业性的“绣锦衙”,以职同指挥的“典绣锦”掌管织锦与绘画,网罗天京及扬州画士和民间画匠,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集体创作。当时天京城内的王府、衙馆“门扇墙壁,无一不画”,“画亦有伪制,如洪逆之门画双凤,谓之凤门,杨、韦之门画龙、虎,伪丞相门画像,以下画狮、豹、鹿、,墙壁画、雁、鹅、鸭等类,不准绘人物。

馆在土街口。

”据当时人所见,天朝宫殿前有一黄色大照壁,上绘多条龙。大殿“四壁绘禽鸟花草,设色极工”,又曰:“殿尤高广,樑栋俱涂赤金,文以龙、凤,光耀射目。四壁彩画龙、虎、狮、象”。忠王府墙上绘有“神话、战争、山水风景壁画”,其“色彩鲜明,光耀夺目”。干王府大照壁上绘龙、凤、驴、鱼等形象。天京之外,如浙江嘉兴、绍兴等处的王府、衙、馆亦是“征工匠,穷绘事”,“大画龙、虎,门厅皆画龙、虎,厅两旁画虎、豹、狮、象”,“土木丹青,穷极工巧”,“涂饰绝华”。安庆英王府,也是“门墙皆彩画”。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目击者所见劫后尚“残存不下千余处”。

壁画的数量上的优势,说明了它曾经风靡了整个太平天囯的精神世界。

百余年后,太平天囯壁画遗存已属稀世珍品,现知尚有壁画230余幅、彩绘900多幅,分布在江苏南京、江宁、苏州、常州、宜兴、金坛和上海川沙县高桥镇;浙江金华、绍兴、嘉兴;安徽安庆、绩溪三省12处。以南京、苏州、金华、常州保存最好。

南京堂子街东王杨秀清属官衙署,有着名的“防江望楼”、“孔雀开屏”等画;罗廊巷东王属官衙署、如意里和黄泥岗有祥禽瑞兽、山水、花卉、风景画;江宁县方山下乐村有题写“太平天子”、“太平天日”的兵士手绘“守城图”、“龙灯图”;苏州忠王府有众多的飞禽走兽、山水瀑布和包袱锦彩绘;常州有蜂、鹦鹉和山水花鸟及四方连续图案;金坛戴王府有“关羽夜读”、“太白醉酒”等戏曲故事画、樑柱上有龙凤彩绘;宜兴辅王府有龙凤彩绘和“采桑图”等。上海川沙高桥镇有“江防望楼”画。浙江金华侍王府则有“兵营望楼”和反映劳动人民生活题材的四季捕鱼图、樵夫等人物壁画和众多的山水、花鸟、龙凤纹彩绘;嘉兴听王府有三国演义和博古题材壁画;绍兴来王府有飞凤等画。安庆英王府有猛禽走兽、花卉和暗八仙等画;绩溪旺川曹氏支祠有兵士手绘“攻城图”等。这些遗存壁画的发现对于研究太平天囯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观、民俗观以及美术成就提供了重要例证,也说明它是人民艺术宝库中的一束不朽鲜花。

太平天囯壁画有其自己的特点:1.恪守宗教信仰,反对佛、道、神、怪多神教,反对偶像,因此画中没有人物,但在太平天囯后期,有些画中出现人物。

2.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突出表现为描绘其军事斗争现实,如南京堂子街东王属官衙署、金华侍王府和毁于十年动乱的川沙高桥镇北街衙署的江畔望楼,它如方山“守城图”、绩溪“攻城图”等,均是典型之作;另外,它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及乐趣,金华侍王府的“四季捕鱼图”、宜兴辅王府的“采桑图”等。

3.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山水花木、祥禽瑞兽、自然景色、人物博古,无所不包;还引用民间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作品、民间语言谐音,以物托志,反映人民对吉祥、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憧憬。4.太平天囯尊重人才,礼贤下士,各地画士画师大显身手,“门窗墙壁,无一不画”,几达兴废继绝,引向壁画兴旺时期,创中国农民革命史上的艺术成就的高峰。

5.布局严谨、设色极工、瑰丽辉煌。壁画多为泼墨钩勒、间有工笔,傅色浓淡咸宜,色阶运用恰到好处,南京堂子街“孔雀牡丹”,在艺术技巧上堪称佳作,它如绶带鸟等形象均栩栩如生,逗人喜爱。

6.不题名、不留款、不加印,崇集体、重风尚,与往时壁画迥异。

新中国建立后,太平天囯壁画受到妥善保护,南京堂子街壁画、苏州忠王府壁画已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侍王府壁画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忠王府现为苏州博物馆,金华侍王府现为侍王府纪念馆,均常年对外开放。金坛、宜兴、安庆等壁画保存完好。南京如意里、嘉兴壁画惜已无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