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李秀成“叛徒”问题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7 22:23: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87页(1857字)

1864年7月19日(天历甲子十四年六月初六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天京被湘军攻陷。

当夜,李秀成率领千余人保护幼天王突围,从太平门被炸倒的城墙缺口冲出。他把自己的好让给幼天王,命部下护卫幼天王速去湖州,自骑一匹不得力的马断后以拒追兵。幼天王得以脱身,李秀成却因马慢,被追兵冲散,藏于方山民家。

三天之后被查获,越日解入湘军曾国荃军营。

据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记载:“闻生擒伪忠王至,中丞(曾国荃)亲讯,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叱勇割其臂股,皆流血,忠酋殊不动。”当赵烈文问他“汝今计安出”时,他慨然回答“死耳!”足见被俘后,他已下定慷慨就义的决心。后来曾国藩从安庆赶到,和他谈话,要取他的详供,他才决定赶写《自述》。酷暑之日,囚笼之中,他以每天七千字的速度赶写,一共写了五六万言。被俘的15天之后,《自述》还未写完,曾国藩就下令将他杀害。当他被通知即将就义之时,据赵烈文记载:“无慼容”,“傍晚赴市,谭笑自若”,“作绝命词十句,无韵而俚鄙可笑,付监刑庞省三,叙其尽忠之意,遂就诛”。总之,从李秀成被俘前后的实际行动看来,表现是不错的,无“叛徒”问题之可言。

之所以产生“叛徒”问题,关键在于对《自述》内容的看法。

认为李秀成是“叛徒”的论者摘引《自述》的内容为证。例如:一,他尊称曾国荃为“中丞”,曾国藩为“中堂”,自称为“罪将”。二,他提出“收齐章程”,建议曾国藩“以仁义为刀”,宽赦太平军余部。如果曾国藩接受了他的建议,又能得到清廷的批准,则大量太平军缴械投降的局面就会出现。但是罗尔纲等学者亦以《自述》内容为根据,指出李秀成并非“叛徒”。

例如:一,李秀成虽然在《自述》中说到“中丞”、“中堂”,甚至“大清皇上”,但也在《自述》中说到“我天朝”,“我主天王”,“金田起义”,“国破被拿,落在清营”等等,并没有丧失自己的立场。二,任何叛徒,为了表示自己真心投降,首先就会出卖自己人,作为向敌人“立功”的见面礼。当时清方最希望了解的军事秘密就是幼天王的去向,与整个太平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些都是李秀成所深知的。

如幼天王已去湖州,将在洪仁玕等人的保护之下,前往会合江南太平军与西北太平军余部,以图东山再起。但是李秀成对此讳莫如深,在《自述》中敷衍搪塞说:“我与幼主两下分离,九帅之兵,马步追赶,此时虽出,生死未知。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然被杀矣。若九帅马步在路上杀死,亦未悉其是幼主,一个小童,何人知也!”对于前往湖州的计划,可谓一字不漏。三,任何叛徒,在决心叛变时,都会有出卖自己人,立功以求富贵,即损人利己的想法;但是李秀成在《自述》中所流露的,都是设法保全部下生命,有舍己为人的想法,近似石达开的“舍命以全三军。”正如他回答赵烈文的话:“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遣之,免戕贼彼此之命,则瞑目无憾。”这种想法不一定妥当,但至少在主观上不是甘心叛变投敌。四,《自述》中确有不少语句反映出李秀成的消极想法,宣扬了宿命论,表现信心动摇,但是信心动摇并不等于叛变。

罗尔纲先生主张“伪降说”,认为李秀成向曾国藩提出“收齐章程”,是效法姜维的伪降,想挑起曾国藩反清,以图东山再起。曾国藩曾外孙女俞大缜提供的口碑“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成为此说有力的佐证。

可惜李秀成的《自述》经过大量删改,已经面目全非,以致认为他“真降”的证据不足,认为他“伪降”的证据亦不足。

“真降”与“伪降”都仅仅是可能,均未成为事实。如果李秀成被俘之后,即死于敌人的刀下,没有写这份《自述》,自然是慷慨就义,不存在“叛徒”问题。历史事实是他确实写了这份扑朔迷离的《自述》,其真意令人难以猜测,这才引起了争论。

学者多认为《自述》出自李秀成亲笔,个别学者认为《自述》并非其真迹。《自述》对于当时的历史进程并未产生任何好的影响或坏的影响。太平军余部只知道李秀成被害了,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部《自述》与其中的“收齐章程”。战斗还在继续进行,江南太平军的战斗结束于1865年,由捻军改编的太平军的战斗结束于1868年,石达开部太平军余部李文彩一直战斗到1872年,并没有因为这部《自述》而瓦解。

因此,仅凭这部《自述》而定李秀成为“叛徒”是不够的。李秀成的“叛徒”问题之所以甚嚣尘上,是由于十年动乱中大搞影射史学,借题发挥,那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阴谋,而不是学术讨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