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生产力理论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08:0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110页(906字)

关于在生产中合作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如何分得报酬或收入的一种理论解说。

一般地说,这种理论主张,对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服务所支付的报酬或取得的收入,将等于假设该单位生产要素从生产中搬走而其他各种要素保持不变时所生产的商品价值的减少量。这一命题基于三个假定:产品出卖和要素服务的购买均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产品的技术满足“可变比例规律”,即生产要素乃至产品可发生连续微小变动。根据这些假定,如果一单位要素的收入超过了因撤除它而减少的产品价值,该要素的投入将被减少,反之则相反,直至二者相等。边际产品乘以产品价值叫作边际产品价值,它是边际生产力的价值量指标。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对任何生产要素支付的货币收入将等于它的边际产品的价值。这是它的最基本的命题。

当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类型时,上述命题需要稍有修正。因为这时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价格也将发生变化,故任何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所导致的销售总收益的变化将不再等于要素边际产品的价值,而是等于相对于价格变化而调整了的价值。

总收益的这种变化叫作边际收益产品,因此考虑到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边际生产力理论的一般命题应为:对于任何生产要素支付的货币收入将等于它的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由克拉克和歇尔在上世纪末正式提出来的。不过,这一理论的思想形成则可以追溯到更早。在早期,人们就试图考察国民收入在劳动、土地、资本三大要素范畴之间的分配。

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第一次将边际原理应用于地租理论。朗菲尔德、屠能则在某种程度上推广了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以后,经过边际主义革命的浪潮,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正式阐述了这一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即使在西方经济学界内部也遭到非难。

这突出地表现在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宏观总量分析时它将面临着要素总量特别是“资本总量”计量的难题。这一难题成为战后西方资本理论与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