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再转辙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10:2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144页(1682字)

技术再转辙指的是单个生产者或经济整体对于技术选择的一种情况。

传统理论假定,对于任何给定产品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技术,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化时,生产者通常是根据某种想象的序列从一种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技术。这种序列将由用各种技术所包含的人均资本量或资本密集度进行排队来确定。于是便有一般规律:较低的利息(利润)率总是与较高人均资本量的技术相结合。

然而,在50年代钱姆波诺恩(Champernowne)和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指出,利息率的单方向运动也许会导致先前被排除的技术重新成为最优技术而被采用,这种情况便叫作技术再转辙。

作为与传统命题相悖的现象,再转辙最初被认为不过是一种偶然现象。然而到60年代斯拉法的论证表明,当各个生产过程的资本(过去劳动)与直接劳动比例不相同时再转辙是一种必然出现的正常结果。

他并且分析了再转辙的原因。下面从两个方面说明斯拉法的论证。

首先是“纯产品”的情况。

纯产品指作为产出不再用作投入的产品。设a和b两种纯产品各自生产中的直接劳动与过去劳动比例不同,在零年分别为La=x和Lb=x+19,在产品完成前第八年为La=v+20,Lb=v,在产品完成前第25年为La=y,Lb=y+1。则当利润(利息)率变化时两种产品生产成本(工资按不同时期复利)之差异将变化,这可以表为下面的方程:

P

-Pb=〔20w(1+r)8〕-〔19w+w(1+r)25〕 (1)

假定r的最大限为25%,则w与r关系如下式所示:w=1-r/(25%),则方程(1)的图象为

图1

当r在0与9%之间增长时,a的成本相对于b而增加,这是因为r变化对当前劳动没有影响,而a八年前的过多投入远超过b25年前的。当r超过9%之后,较远期投入的地位更加重要,故成本差开始下降,直至r为22%时止,从该点起w的下降开始抵消较远期投入的复利效应。

上述论证直接喻示了技术选择的含义。

我们可以将上面方程(1)的内容转换一下,用它来表示生产同一纯产品的两种可供选择技术a与b所包含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别。

据此可见,随着r的连续递增两种技术的成本差从而相对盈利性是起伏波动的,这些波动表明投入结构的非均一性可能导致两种技术之间的多种转辙,从而出现再转辙。

再来看“中间产品”的情况。这是指产出重又作为投入而用于生产的情况,这时不仅成本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响成本。因而为分析不同技术的相对盈利性单考虑成本差已经不够,而需要对两个技术体系进行整体比较。

设有A和B两个不同的生产技术体系,每个体系生产两种商品,两个体系的差别仅体现在第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则两个体系的价格方程一般可写成。

其中aii和bij分别为A和B技术中为生产一单位j商品所投入的i商品量,Li(a)和Li(b)为劳动投入系数,Pi为价格。若令商品1为计量单位,即其价格P1=1,可以进一步建立起两个体系的工资-利润方程:

两个方程毫无疑问均为减函数,但一般地却不呈线性。

这样,它们的曲线便可能在与相同的工资率相联系的多个利润率水平上相交,其情形可能有如图2。

图2

当r位于0与r1之间时,A优于B;当r位于r1与r2之间时,B优于A;当r大于r2时,A重又优于B。这便出现了再转辙。

由此可见,技术再转辙既可能出现于单个技术之间,也可能发生于整个生产体系之间。

虽然曾有人试图否定这一点,然而60年代的资本争论最终表明了再转辙的一般性质。尽管关于再转辙对于整个经济理论的含义尚有不同意见,但这并不能抹煞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中的一个关键发现已经获得这一重要事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