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余额效应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16:3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243页(1015字)

指实际余额的变化对商品和劳务需求所产生的直接影响。

当货币数量或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实际余额就要发生变化。实际余额的增加或减少被认为将增加或减少总需求水平。

实际余额效应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C·皮古于1943年提出来的,最初被称作皮古效应,尔后在50年代和60年代由帕廷金加以发展,70年代,实际余额效应成为由弗里德曼发展起来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组成部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工资和价格下降会增加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从而降低利率。

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增加,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就业水平也会因此而增加。这种由于工资和价格下降间接地通过压低利率刺激总需求的效应,被称作凯恩斯效应。凯恩斯进一步认为,利率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低于这个限度,利率不可能继续下降。因此,如果在充分就业之前,工资或价格的下降导致利率已经下降到这个最低限度,那么工资或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都不会引起利率下降,也不可能刺激投资和总需求的增加。

换句话,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中。

然而皮古认为,工资和价格下跌引起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上升,可以直接增长对商品的总需求,而不仅仅是间接地通过对利率的压低作用。皮古的推论是,个人储蓄的目的是相对他们的收入累积一定数量的财富。换句话说,则富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意的比例关系。

储蓄与财富-收入比例关系成反方向运动。当工资和价格下降时,货币财富的实际价值上升,财富与收入之间的比例也随之而上升,这将导致储蓄下降。这意味着对消费品的总需求将因此而增长。皮古这一观点的理论含义是,即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中,但只要工资率足够低就可以产生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

由于实际货币是名义货币存量M和价格水平P之间的一个比例,即M/P,因此,如果假设价格不变,货币数量增加仍然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实际余额效应对许多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其中之一是着名的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中的货币数量决定一般价格水平,而商品与劳务的供求关系决定相对价格。

因此,价格水平对单个商品的供求没有任何效应。实际余额效应否定存在这种两分法,因为任何实际余额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商品与劳务的供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