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307页(902字)
又称长波。
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大体存在着50-60年一次的长期波动。1896年俄国人帕尔乌斯(parvas)首次发现长波运动。1913年荷兰经济学家范·盖尔德林(J.Van Gelderen)提出经济发展中的“大循环”观点,其周期约60年左右。
1925年康德拉捷夫比较系统和明确地提出长波理论。认为,长波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实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
西方经济学界对长周期或长波问题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年代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重点是对长波的统计证明和长波根据的定性分析。在这一阶段,比较有影响的是熊彼特对长周期的解释。他认为,具有创新意义的投资及其扩散对于长周期的广度和持续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长波是与生产过程的创新活动和新的消费品的引入密切相关。创新活动引起产业群的更替和经济发展中繁荣与萧条的轮转。
第二阶段是从战后到70年代初。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经济学界的兴趣由对周期问题的研究转向对经济增长因素的识别以及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增长率的差异问题,长波理论的研究处于沉寂状态。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初至今,长周期研究重新活跃起来。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研究创新的不同类型对长周期的影响,包括生产过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成本降低与扩张创新,等等。
特别还讨论了创新产生的时间阶段。西德经济学家门斯认为创新集群发生在长波的萧条阶段,因为繁荣阶段没有创新的余地。
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创新集群发生在需要扩张投资的繁荣阶段。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E·曼德尔(Ernest Madel)则不是根据技术创新而是根据利润率的变动解释长波的驱动机制。荷兰的范·杜因(J.J.Van Duijn)则把各种观点综合起来,发展了长周期理论。
现代的长周期或长波理论的研究为供给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提供了依据,而否定了凯恩斯的总需求政策。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在统计实证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长周期或长波是否存在还未获得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