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理论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5:3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406页(1273字)

关于厂商和居民家庭的经济活动以及产业、乡镇、城市等在空间配置的理论,分析决定经济活动区位的各种因素,阐释和预测各种经济单位的空间配置模型。

目前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也与乡村和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密切相关。

区位理论起源于19世纪德国。

德国经济学家屠能(Von Thünen)1826年发表的《孤立国》一书,是区位理论的第一部重要着作。他假定存在一个孤立的都市社会,在给定的需求和运输技术条件下,考察按照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方式配置乡村土地的问题,由此导出乡村土地利用的最优模型。

本世纪初,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以其成本最小化假定的分析为基础,又采用局部均衡方法来研究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他还考察了由许多活动聚集在一特定区位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问题,第一次提供了关于凝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的广泛分析。在韦伯之后,奥古斯特·罗希(August.Lsch)于1944年把一般均衡方法引进区位研究,他假定在一个自然资源无处不有的巨大平面上,沿所有方向移动具有同一的线性运输成本函数,一样的乡村人口分布,只有一种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对于所有单个人具有同一的线性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市场导向的工业区位的第一个一般均衡解。该解的性质包括:1)一个同一的六角形的市场区域体系覆盖整个平面;2)位于每个市场区域中心的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中无垄断利润;3)总产出(销售)最大化和总运输成本的最小化。

过去20多年来,罗希的着作在三个主要方面被加以一般化。首先,更多地注意力被放在定价上;其次,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an Tinbergen)和波斯(H.C.Bos)于1962年发展了一个基于成本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的分层次的一般均衡模型;第三,韦伯(M.J.Webber)于1972年强调不确定性对于区位行为的影响,并将对策理论应用于区位现象的广泛多样性。与此同时,先前被忽视的关于居住区位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所提出的模型大都假定居民家庭通过在一个或几个约束条件下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办法来选择居住地,其中地租和到工作单位的路程成本是约束条件中最常见的变量。

区位理论提供了一个比传统的无空间的价格理论更现实的关于在分散的市场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描述,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区位理论,人们可以提高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的理解能力和再构造能力。当然,区位理论也还有不完善之处。比如,它对于第三产业的区位问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解释,而对于各类制造业的区位问题则涉及较少。再如,区位理论大都基于静态均衡分析,这种模式也限制了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充分地考虑时间因素来打破静态模式,将会导致区位理论与区域增长和发展的理论相结合,从而提供一个比当前的理论更有力得多的分析工具。

上一篇:区域经济学 下一篇:城市经济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