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浦斯曲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288页(1135字)
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反函数关系的一个统计观察。
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力浦斯在对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资料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函数关系的经验性命题,并很快被称作菲力浦斯曲线。如果用△W和u分别表示t时期的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则这种关系可写成函数形式,即
△Wt=f(u)t
其含义是,如果失业率降低,货币工资增长率必然要上升;反之,如果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会下降。由于货币工资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因此,菲力浦斯曲线又被用来描述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对菲力浦斯曲线有两个基本的理论解释。一种解释依据有组织的劳工行为。较低的失业和较紧的劳动力市场成为有组织的劳工要求更大幅度增加工资的条件。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对产品的需求较大,而且利润丰厚,因此,企业一般宁愿满足劳工增加工资要求,而不愿因罢工造成损失。相反,在高失业和低利润的情况下,有组织的劳工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而且由于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遭到的罢工损失较小,因而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抑制工资增长的要求。
根据这种解释可以预料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反函数关系。
另一种依据是对劳工的过度需求而不是有组织的劳工与企业的相对议价力量。这种解释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G·李普赛(Lipsey)1960年提出来的。其论点是,货币工资率上升的程度直接随对劳动过度需求的程度而变动。
对劳动的过度需求越大,货币工资率上升的幅度越大;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时间随对劳动过度需求的程度而成反方向变化。因此,在对劳动的过度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货币工资的增长率上升较快,而失业者因寻找职业的时间缩短,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也会相应地下降。根据这种解释也可以得出菲力浦斯曲线的关系。
菲力浦斯曲线关系为政府采取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决策,提供了选择的依据,即降低失业率就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而稳定物价上涨率则必须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菲力浦斯曲线关系存在基本的缺陷。在他们看来,工资谈判的主题是实际工资。
因此,由于企业和劳工对工资谈判要花费调整成本,或工资挣得者存在货币幻觉,菲力浦斯曲线的货币工资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只是一种短期现象。在长期中,货币幻觉将会消失,因而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
菲力浦斯曲线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