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J·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10:37:3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611页(1728字)

【生卒】:1903—

【介绍】:

荷兰经济学家。

1903年生于荷兰海牙。他曾在莱顿(Leiden)大学学习数理物理学,并于1929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海牙中央统计局工作。

在30年代一个时期(1936-1938),他在日内瓦国际联盟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丁伯根任海牙中央计划局局长(1945-1955)。

1933年,丁伯根曾被任命为荷兰经济学院的特别经济学教授,自1955年,离开中央计划局后,他就在该院专任教授,并致力于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直到1973年。1969年,丁伯根同R·弗瑞希一起被授予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还曾被选为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

丁伯根的最初两篇主要论文论述的是蛛网理论(1930)和造船业周期(1930)。

丁伯根这两篇早期经济动态学论文就理论意义而言是高度创新的。但他的兴趣超出了纯理论问题,并开始从事广泛的经济模型研究,以便较好地理解经济的动态功能。另外,他还对这样一个三重问题感兴趣:理论构造,测试,随后应用于解决特殊经济问题。

这个三重方法最初用于他为荷兰经济学会写的题为《1936年的经济政策》的论文中。

后来,丁伯根应国际联盟之邀,把其关于荷兰经济的数量分析扩展为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由国际联盟在1939年分两卷出版。第一卷阐述用以解释投资波动的适当的统计方法;第二卷则对美国在1919年和1933年之间的经济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

丁伯根对增长问题的兴趣可追溯到40年代,当时,他提出了关于长期趋势运动的数理理论。但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丁伯根主要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政策模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他的论政策模型的着作同其战前的着作,特别是同他的《1936年的经济政策》一文有关。

其他两个领域对他来说则是新的。

由于战后曾担任过荷兰中央计划局局长,丁伯根决定把一些据以形成政策的理论系统化,以解决政府主要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如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平衡。他证明,一般说来,不使用特殊的手段,这三个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自1954年以来,丁伯根把其大部分时间用于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他是许多国家政府的顾问,是他自己国家在发展援助上的顾问,也是各种国际组织的顾问。他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提倡改革的政策。

丁伯根在此期间的重大贡献主要有:(a)他的关于准投入-产出分析的着作;(b)最优化的国际分工理论;(c)他的以商品为准备的通货的建议。

丁伯根的着作整个说来是以坚持连续近似的原理、测量的重要性、政策的相关性为特征的。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丁伯根是独树一帜的,不属于哪个学派。他所探索的一直是如何应用经济学以决定一个更为人道的社会的发展进程。

丁伯根的主要着作如下:《1936年的经济政策》(An Economic policy for 1936,1936);《经济周期理论的统计测试》(statistical testing of Business cycles Theories,2Vols,1939);《英国的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70-1914,1951);《论经济政策理论》(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1952);《经济政策:原理和构想》(Economic policy:Principles and Design,1956);《发展的构想》(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1956);《发展的计划》(Development planning,1968);《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197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