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2:58:1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205页(922字)

【释文】:

西方社会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类动机理论。

认为完善的动机理论离不开下述三个假定:(1)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项行为受多种动机的驱使;(2)个人的绝大多数的欲望和冲动是互相关联的;(3)个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而且正是后者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心理学家A·H·斯洛。马斯洛注重研究动机与人格,强调人的潜能与价值。其主要学说是人类需要层次论。

认为人类基本需要分为5个层次结构:(1)生理需要。这是指人生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如不能满足,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或肉体痛苦,它是最强烈的需要。(2)安全需要,这是指避免外界危险或任何可能危害个体的事件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是指需要有人陪伴、关心和交往。

这种需要如不能满足,个体就会感到异常孤独和寂寞,轻则损害身心健康,重则导致死亡。(4)自尊需要。这是指人们需要对他们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欲望。

这一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甚至会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5)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上需要获得一定满足之后,还会产生一种最高形态的需要,即需要创造、需要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

它可以归入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即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们所能够成为的一切。

这些需要之间是互相联系,分层次的。当前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后一种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转而支配意识生活,并成为行为组织中心。他区别了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指出了二者的性质不同。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属高级需要。

前者是匮乏性的,容易满足,满足后对行为不再有激励作用;后者是增长性的,不易满足,在长期内有激励作用,具有更大的价值。

自我实现指的是促进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是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通过这一概念,他把潜能与价值联系起来,强调潜能决定价值,潜能的发挥就是价值的实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被认为是与心理分析、行为主义并列的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对它的评价在国内外有较大争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