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文化圈”学派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2:5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214页(572字)

【释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社会学流派之一。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民族学家R·F·格雷布内尔和奥地利的W·施密特。但二者在使用文化圈时的内容不尽一致。

这个流派的理论基础是新康德主义,同时也吸收了拉策尔的文化地理学和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学”。文化圈概念是格雷布内尔首先提出的。

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他还发表了《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美拉尼西亚的弓文化及其亲属关系》等书。施密特主张,文化圈不仅限于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

世界各地可以同属一个文化圈,一个文化圈可以包括许多部族和民族,是一个民族群。

如东亚文化圈、北美文化圈等。文化圈是独立持久的,也可以向外迁移。

一个文化圈之内的整个文化,包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个部分,如器物、经济、社会、宗教等。文化圈理论被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家接受。美国学者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都认为,这个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学和文化传播是很有价值的,人们可以从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的那些民族中间,发现它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渊源。

文化圈学派又被称为德奥学派或莱比锡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