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文化采借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11:3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328页(1008字)

【释文】:

是指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借用。

是实现文化积累的途径之一。也可是指选择接受外来文化特质的过程。

社会环境中,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一致的。

所以如果一个民族发现其他民族文化优于自己文化的特质或元素,就会主动接受过来为自己民族所用。

这就叫文化采借。

每一个民族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殊模式。由此可以说,文化采借是有选择的。即不是机械地照搬,也不是简单地模仿。它会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需求去选择那些既能保持本民族的个性,又能符合发展需要的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也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后产生传播,在传播中互相采借对方的文化,属文化发展现象。但是文化采借不是对等关系,也不是全部采借。

文化采借大多是比较落后的社会采借那些较发达社会的文化元素,很少有发达社会采借落后社会文化的现象发生。文化采借中,在选择方面首先考虑价值取向。有使用价值的文化越容易被采借,价值越大,采值越容易。

否则是不易被采借的。

其次是接近于本民族文化模式的文化,容易被采借。比如说那些与本民族文化模式较协调的、差异不大的就容易采借,否则不易接受。

再其次是指那些符合本民族心理特征的文化,容易被采借。各个民族都有其个性。

有的保守、有的开化、有的文雅、有的粗犷、有的自大、有的谦逊,总之,凡是那些符合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往往不考虑其是保守还是新鲜的、是粗俗的还是精良的,都有可能被采借。

不难看出,采借的文化是能被自己民族接纳、吸收和融合的文化,否则就会受到其排斥和抗阻。

文化采借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调整和适应过程,和文化融合、文化变迁过程较为接近。在采借中文化的内容、文化的结构也能发生变化,它会使新文化增加,旧文化改变。

因此说,文化采借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在文化采借中,一般状况是物质文化采借多于或先于精神文化采借。

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使用价值容易识别、它与本民族的意识形态不发生直接冲突。而精神文化在采借中就不那么直接接受。因为理论或观念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在本民族和本阶级中已打上了烙印,与外来文化,其他民族的传统或意识形态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在传播与采借中容易遇到阻力和困难。

上一篇:文化精神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