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逆反心理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41:46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532页(498字)

【释文】:

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信息的人产生与发出信息的人的意志、愿望相悖逆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态度改变过程中,人们的态度未按说服者、宣传者所指的方向变化,而是向相反方向变化,或坚持原来的态度。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抵抗情绪,是一种反从众心理的特殊表现。产生逆反心理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信息接受者的认知特点、社会态度、个性心理特点和状态有关,比如,强烈的好奇心、对立心理(不信任感)、贵难贱易心理(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等,都可产生与说服者、宣传者相反的态度倾向。另一方面,接受信息者如果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尊感等人格特点,感觉到在某些方面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抵抗情绪。客观原因方面,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信息发出者的态度和方式及其在接受信息者心目中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比如,发出信息者在态度、方式上粗暴,过于强制,伤害了接受信息者的自尊心;或发布信息者隐秘地表达高高在上的说教,言过其实等,都会造成事与愿违,使信息接受人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出现对于教育、宣传、引导、归劝等活动的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