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金流量表(简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会计大辞典》第717页(825字)
用来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分配和使用的资金来源和去向的报表。
通过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核算,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扩大再生产资金的余缺情况和筹措方式,为国家资金的宏观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我国资金流量表按部门分组,包括:(1)物质生产企业和非物质生产企业。即除金融机构以外的从事营利活动的企业和单位,不包括个体经营者。延伸下去可以按所有制经济活动性质分组。(2)国民财政。指国家财政收支。
可分列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或预算内、预算外。(3)行政事业单位。
指政府行政机关、团体及事业单位等。(4)居民。包括城乡居民、个体经营户。(5)金融机构。
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各专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其他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信用社等。(6)国外。对外发生的资金往来,应与国际收支相对应。资金流量表的主栏包括:(一)实物交易,即非金融交易。指随着物资含劳务运动而发生的资金运动。它是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进行分解编制的,通常分为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两类,主要项目有:(1)收入。一般指国民生产总值,也可按“所支配国民收入”、“所支配个人收入”进行核算。(2)折旧。(3)转移。指资金在部门间转移后影响部门收入额的那部分资金。如政府征收的所得税和给企业、居民的补贴。(4)消费。
包括居民消费、社会消费。(5)储蓄。指收入减消费和折旧、转移后的余额。
(6)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国家拨款、其他生产资金、已建工程、在建工程等。(7)库存增加额。
即期末库存与期初库存的差额。(8)资本转移。系无偿转移的资本积累资金,为政府对企业、事业的投资。
(二)金融交易。
包括:(9)现金与存款。(10)长期、短期债券(包括股票)。
(11)商业信用。(12)短期、中长期贷款。(13)信贷基金。(14)金融机构的往来(净额)。(15)黄金外汇储备。(16)国外债权债务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