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财政大辞典

国家财政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6:57:03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2页(1955字)

国家为执行各种社会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财政是由原始氏族公社的公共需要分配演变而来的,是国家取代氏族机关而成为公共需要分配主体的结果。财政与国家有着本质的联系,它是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财政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财政,其中包括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和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这种财政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凭借政治权力对劳动人民进行的第二重剥削,具有深刻的阶级对抗性质。

由于阶级社会中各种固有矛盾的发展,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必然愈演愈烈,而国家财政与全部国家活动一样,最终必然是日暮途穷,倒行逆施,从而加速旧生产方式的崩溃和新生产方式的诞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是财政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财政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以无产阶级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就是社会主义财政。社会主义财政不再是某一特权阶级的工具,而主要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手段,它不仅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而直接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工具,而且是国家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一种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财政又是财政发展的最后阶段。在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财政这一历史范畴将不复存在。在整个财政发展过程中,财政分配的形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相应地变化。

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主要是直接以实物和力役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封建社会后期,财政分配随商品经济的出现而日益采取货币形式,不仅出现了以货币征收的直接税和间接税,而且还开始发行货币形式的公债。在资本主义社会,适应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国家执行多方面职能的情况,财政分配主要采取货币形式,财政活动表现为财政资金的收支运动,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预算制,财政收支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财政分配也采取价值形式。财政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国家预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纯收入,表现为税金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等形式;财政支出除小部分用于维护国家机器的行政费和国防费外,主要是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国家积累和社会集体消费。

克思关于财政是“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的论断,深刻地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财政相互关系的辩证思想。即:(1)财政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财政问题的重要思想。1853年4月12日马克思在《新的财政把戏或格莱斯顿和辩士》一文深刻地指出:“国家”,这是土地贵族和金融巨头联合统治的化身,它需要金钱来实现对国内和国外的压迫。”国家离开金钱、离开了财政就不能实现它的对国内和国外压迫的职能,它本身也就无法存在。国家为维持公共权力,实现其职能或扩大其职能,总是首先通过征税来获得物质基础。

(2)财政是国家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杠杆。恩格斯说:“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贸易自由,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50页)这就是说,财政历来是国家作用于经济基础、干预经济活动的杠杆。这主要表现在:国家通过财政建立社会的一般的生产条件;并利用财政手段调节生产和流通,影响分配和消费。

(3)国家是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恩格斯说:“正是资本家与工人间的这种交易(指工人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创造出随后以地租、商业利润、资本利息、捐税等等形式在各类资本家及其奴仆之间进行分配的全部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249页。括号内的话是引者加的)资本家的奴仆指的就是国家。恩格斯这段话表明,捐税是国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形式。因此,国家是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

这也是国家与财政的本质联系。(4)国家性质对财政性质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在1849年写的《孟得斯鸠第五十六》一文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财政的剥削性质,并指出这个性质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性质决定的。马克思说:“为了使少数人能统治多数人,首先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了使尽量多的人图一己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就要有尽可能庞大的官僚队伍;为了避免新普鲁士报所说的那种现象,即财富使臣民变得过分无礼,就要用最无经济效果的方式来挥霍国家的资金;为了使天赋政府在很容易预见到的危机时刻能够单独地对付人民,就要从流通中抽出尽可能多的国家资金,而不是对工业进行投资——这就是钦定国家财政制度的基本要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29页)可见,剥削阶级的国家财政是剥削性的,非生产性的。

上一篇:国家 下一篇:新编财政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