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财政大辞典

生产力配置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7:07:2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41页(577字)

亦称“生产力布局”。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因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联系状态。制约生产力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形、土壤等等;技术因素,包括运输能力、通讯、设备等;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资金、市场、原材料、国际贸易等;社会因素,包括国防安全、民族关系、环境保护等。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通常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运输业布局、能源布局等重要方面。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工业基地和农牧业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比较均衡的分布,形成各种运输方式配合的交通网,充分利用各地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发挥各地区的优势。(2)全国范围内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已经形成,生产场地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或市场,减少运输和其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事实上存在着的不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

(4)各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带动地区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各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促进各地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5)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生产力布局分为国民经济布局,地区布局、地点分布和厂内布局等层次。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布局,其关键是科学地划分经济区域并实现地区结构的合理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