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435页(752字)
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它是适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一种形式。资本主义银行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职能资本家、借贷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又以贷款方式,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用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银行资本家通过借贷活动以利息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贷的范围发展为大量向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提供信用,向消费者提供信用。这样就促成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平均化,促进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同时,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银行信用,是国家有计划地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主要形式。它包括存款和贷款两种业务活动。
银行信用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1)充分利用社会暂时闲置资金,调剂生产与流通中临时发生的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2)将国家财政分配给国营企业的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通过信贷形式进行发放,变无偿占用国家资金为有偿占用。(3)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贷款以及小型投资贷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补充来源。(4)对个体经济提供扶持性贷款,以及对消费者提供建造或购置住宅等贷款。(5)通过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对生产、流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6)运用信贷杠杆,作为国家从宏观上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我国信用业务集中于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此外,还存在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的信用活动。形成了一个集中统一的银行信用体系。国家规定,任何部门、任何单位,未经国家批准,不得授受信用,进行借贷。
信用集中于银行是有计划控制货币发行。保证资金灵活调剂和节约使用,充分发挥信用综合反映监督作用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