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税收大辞典》第173页(254字)
中国历史上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开辟财源、节制赋敛来富国富民的理财思想。
《荀子·富国》:“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潢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开源节流体现了儒家注重民生,主张薄赋敛的思想。因为它有利于国计民生,因此,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成为历史上的重要理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