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税收大辞典》第890页(190字)
中国古代指国家财政。
《荀子·富国》:“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旧唐书·食货志》:“赵赞司国计,纤琐刻剥,以为国用不足,宜赋取于下,以资军蓄。”《宋史·职官志》:“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历代典籍所载,多将国家财政称为国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