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像

书籍:中国造型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4:19:33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造型艺术辞典》第54页(563字)

◎圆雕/北魏后期 河南洛阳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 高842厘米 石灰岩

●宾阳中洞有三铺石雕造像,西壁五尊,南北壁各三尊。

此图为西壁的一铺,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释迦结跏趺坐,体态扁平,两肩窄削,脖颈细长;身穿汉族“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裙垂盖台座;褶皱稠密,肩与胸侧的衣褶垂直平行,以直平阶梯式刀法刻出。

发作涡旋髻,面形清瘦秀美,弯眉直鼻,新月形眼,嘴角上翘,显得温和可亲,神采飘逸。

头光、身光以浮雕构成纤丽多姿的图案。

两侧的菩萨头戴宝冠,身佩璎珞,身材修长,面相、神情与主佛相近。迦叶与阿难二弟子,一老一少,亦是笑容盈面。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改汉制,迁都洛阳。官场礼仪、服装一律实行汉化。造像风格亦随之变异,宽袍大袖的“秀骨清像”占据了龙门石窟。

先后凿建的古阳洞、宾阳中洞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变化。从造像可以看出,它们以清秀的造型、慈祥的情态和宽松的衣饰,取代了云冈石窟早、中期尚较多存在的那种方阔雄健的造型、严峻恬静的神态和轻薄贴体的衣饰,力量内蕴,静中有动,颇有南朝士大夫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标志着北朝各民族文化与南朝及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合和佛教艺术的进一步中国化、中原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