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计划、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29:46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97页(1428字)

1990年底,我国的“七五”计划(1986-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在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得以胜利完成。

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七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7.5%,都超过了“七五”计划的要求。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计划指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工业生产能力扩大,技术水平提高,主要工业产品平均年产量都比“六五”期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间,人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即使在后两年治理整顿期间也保证了全国城乡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不降低,甚至继续有所提高。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1980年增长68.1%。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代化市政设施不断增加。这些历史性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即将开始执行时,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于1990年12月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早在1990年初国务院即着手研究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次制定计划的方针,较过去有明显的改进,一是把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十年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奋斗目标来确定五年计划,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二是先研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分析国内和国际形势,从大的方面把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方针政策确定下来,然后再具体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三是建议起草过程中,反复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建议》规定从1991年至2000年我们要实现十三大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一步健全。这一战略目标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同时强调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这将为我国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经济体制、政治、思想和其他方面的保证。《建议》还确定了制定和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指导方针,即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执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执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建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初步概括为十二条主要原则,标志着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根据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国务院制定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经1991年3月至4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付诸实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