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255页(1830字)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作为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对人民军队的建设给予了亲切关怀,丰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主要内容有:(1)科学分析国际战略局势,及时提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国际局势虽然存在着动荡不安的因素和战争的危险,但是,总的趋势是由紧张转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因此,依靠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维护世界持久和平、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是可能的。这就有可能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从长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应急状态,转变到和平建设时期的总体建设上来。一方面,军队要“忍耐”,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另一方面,要抓住有利时机,抓好国防事业和军队的根本性和长远性建设,实现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为局部性反侵略战争作好准备。邓小平这一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使我军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2)人民军队必须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军队建设以现代化、正规化为中心,这是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军队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新时期国际国内的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为我军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总的目标。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武器装备现代化。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自力更生,使我军的尖端武器、常规武器和人员装备都有一个飞速发展,加快国防现代化。②人的现代化。
邓小平把军队的训练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认为加强教育训练是提高军队素质、实现人和武器的有机结合的关键,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他特别注意军队干部队伍的建设。邓小平强调军队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指出院校教育训练是培养军官的关键。为此,我军恢复了军事院校;调整军、师、团领导班子;修订了各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3)军队建设的出路在于改革。
针对林彪、“四人帮”给部队造成的组织不纯和“肿、散、骄、奢、惰”的状况,邓小平指出,军队要整顿,要改革。整顿、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消肿”,实行裁军百万的重大决策,精兵简政。结合精兵简政,对军队的指挥体制、编制、教育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国防科研、院校工作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例如,合并大军区,组建集团军,筹建陆军航空兵,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实行“军、政、文、民”一体化训练,实行军官军衔制和士官制度,等等。
军队建设的改革,根本目的是把军队建设为机构精干、指挥灵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战斗力强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4)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指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历来的提法。在历史新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军队的性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必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四个保证”、“两个服务”,是邓小平对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内容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其具体内容和任务包括: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军。②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履行好党的工具、国家的柱石这双重职能,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绝对的一致。③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讲军容、讲礼貌、讲卫生”和“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军人,使部队成为一支具有“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的人民军队。邓小平十分注意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
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等。这些新方法、新内容,不仅加强和促进了军政军民关系,而且也提高了部队自身的训练教育水平,促进了部队的建设,使军队建设同国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